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婴儿湿疹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_吃什么中药与处方方剂?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三叶 2019-06-08 11:55:57
养生之家导读:奶癣,亦称胎瘿疮.现代医学称为婴儿湿疹.那么婴儿湿疹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概述】

奶癣,亦称胎瘿疮.现代医学称为婴儿湿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胎癌疮,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是一种好发于喂乳儿头面部的湿疹。

【辨证治疗】

胎毒受风:

临床表现:初起见二面颊部有多数痱子样小丘疹,分布密集,后融合成片状红斑,表面附有灰白色皮眉,亦有在红斑上发生丘疹、水疱、渗液、麋烂者;滲液干燥后,结成淡黄色或蜜黄色薄痂,剧烈瘙痒,哭闹不安,饮食减少,消化不良,舌红、苔黄,指纹紫。

立法: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主方:消风导赤汤(《医宗金鉴》)。

加减:若皮肤干燥脱屑者,加当归、元参;若水疱、糜烂,渗液明显者,加车前子,黄柏;若消化不良,去生地,加白术、焦山楂、陈皮。

【其它疗法】

1.湿癥者有水疱、滲液、糜烂,可先用皮炎洗剂或三黄汤,清洗或冷湿敷,然后再以麻油调黄灵丹(经验方)或黛柏散(经验方)外敷。

2.干癥者,皮損干燥,脱屑,则以蛋黄油或黄连膏,润肤膏外涂。亦可用复方松香软膏,将松香20克,熟石膏、枯矾各10克,雄黄3克,四味药研成极细粉末,然后加入冰片2克,凡士林100克,调匀即成。用时洗净患处,涂膏,轻者隔日1次,重者每日1次。

【文献参考】

1.内治可用消风导赤汤,借以疏风清热:外治干的可搽润肌膏,湿的可用嫩黄柏头研粉,和人等量的滑石粉(最好用麻油调)撒敷忠部,如果由于热邪过盛,可以发生红晕成片而游走不定,形状如火丹一样,在治疗上就不宜用收敛之法,只宜使邪外发,可内服五福化毒丹,外搽润肌膏,发痒重的,均用乌云膏搽敷。(K医宗金鉴》)2.文蛤200克打成块,先炒黄色,次下川椒100克,同炒黑色,烟起为度.入罐内密封,再下轻粉25克,研细,香油调敷。(《幼科金针》)3.张书林等用清解效灵膏涂患处,治疗奶癣40例。制法:吗啉呱、痢特灵、雄黄、黄精、黄柏各25克,珍珠粉20克,炉甘石、防风、血竭,硫黄、青黛各15克,轻粉、冰片各5克,将上药分别研成细粉,过200目筛,然后和匀,加入药用凡士林300克和适量甘油,反复搅拌调匀后,装入常规消毒瓶内备用。用时先洗净患处的奶癣痂,再将适量药膏涂在癣痂上面,用手反复摩擦,直至看不见油迹为度。每日2次.(《浙江中医杂志》(9):394,1991)4.张贵兰用糠馏油涂患处治疗婴儿湿疹100例。糠馏油制法:以桑皮纸1张糊在瓷盆上,再以毫针刺孔数十个,上面堆放新谷糠1500克,堆成锥形,点燃顶端,使其自然燃烧,待至距纸1厘米时,拂去灰,揭其纸,盆中即有糠馏油约3髦升。每日1次涂患处。(《河北中医》(1):26.1991)。

【调护、禁忌】

1.喂养哺乳应有节制,对牛乳过敏的婴儿应改用人乳、羊乳或代乳粉,对鸡禽过敏者,忌吃鸡蛋,哺乳母亲亦宜忌食蛋奶制品或辛辣海腥等食物。

2.经常注意婴儿胃肠道消化不良状况,便秘者常服蜂蜜,消化不良者可加炙鸡内金,炒六曲,谷麦芽之类药物。

3.避免外界各种因子刺激,如肥皂、皮毛衣物,摩擦等,并切忌在患病期间,接种牛痘或注射各种预防针,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4.勿使患儿搔抓患处,以防继发感染,夜间入睡时,可用布条或手套裹上手足。

【西医诊断参考】

婴儿湿疹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几在出生后1~2月内很少有湿疹,好发于人工喂养儿。故本病在诊断前,要掌握其发病的年龄,发疹部位,多样化皮疹,瘙痒显蓍等特点。一定要与接触性皮炎,皮肤霉菌病等相区别,更需与因夏季肥胖婴儿积汗及摩擦而引起耳后擦烂相区别。必要时可做化验检查.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老中医治疗婴儿湿疹医案

中医常识2019-09-11

桑菊饮湿敷治疗婴儿湿疹

中医常识2019-08-31

复方马齿苋洗剂治疗婴儿

中医常识2019-08-31

婴儿湿疹吃什么中药好?

中医常识2019-06-13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