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李跃华劲骨坚3号加减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0-07-02 22:00:12
养生之家导读:李跃华劲骨坚3号加减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案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病案介绍】张某,女,69岁,2009年12月24日初诊。主诉腰背疼痛10余年伴有四肢间断抽筋半年。患者目前乏力,腰背、肢体酸痛,夜间及劳累后明显,腰部活动受限,夜间受凉后下肢抽筋,不能持重,手足欠温,纳食一般,饮用牛奶或饮食稍有不慎易发生腹泻,夜尿频,大便质稀,其形体偏瘦,身髙较前变矮,査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沉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门诊行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査,提示腰椎-3.5SD/股骨颈一20SD。在外院行腰椎ⅹ线片检査提示第3~5腰椎有压缩性骨折。临床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伴骨痛、腰椎压缩性骨折。辨证为脾肾两虚兼有血瘀证,治疗以补肾壮骨、健脾活血为法,方药以劲骨坚3号(李氏经验方)加减。处方:补骨脂15克,骨碎补10克,杜仲15克,川牛膝15克,怀牛膝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炒白术12克,茯苓15克,盐龟甲15克(先煎),细辛3克,制川乌5克(先煎),制草乌5克(先煎),吴茱萸3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10克。取14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日服2次,每次200毫升,饭前30分钟服用。并嘱其避免腰部的剧烈活动,适当补充维生素D。

患者服药2周后,自觉腰背及肢体疼痛减轻,手足不温症状缓解,大便两日一行、成形,自觉口干,胃脘略胀,查舌质暗红,苔薄白,依照上方去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加用生地黄30克,熟地黄30克,陈皮10克,继续服用。遵上方略作加减,辨治约3个月余,患者腰背及肢体疼痛症状已不明显,四肢不温改善,抽筋症状消失,二便调,纳眠可,生活能力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半年后复査骨密度,提示腰椎-2.4SD/股骨颈一2.0SD,目前患者仍间断门诊维持治疗。[汪振杰,张金多,李跃华.

李跃华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吉林中医药,2012,32(4):341]

【分析点评】本例患者骨质疏松属于脾肾两虚兼有血瘀型,此型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最为常见,李氏运用自拟方劲骨坚3号加减治疗收到良效。方中用补骨脂骨碎补、杜仲、牛膝、龟甲等补肾壮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当归、川芎、川牛膝、补骨脂、细辛、制川乌、草乌等活血通经止痛。患者平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久则先天失资,由脾及肾,肢寒怕冷,出现脾虚肾阳不足之便溏的症状,合用五神丸温肾健脾。服药14剂后,患者腰背、肢体疼痛及手足怕冷等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大便两日一行,口干,舌质略红,老年患者体质薄弱,不耐温补,由于前方温药较多,服药后出现热药伤阴的苗头,故去肉豆蔻、吴茱萸等,加用生地黄、熟地黄滋阴清热,以防温药进一步化燥伤阴,加用陈皮健脾理气,以防滞脾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增龄冇密切关系,且增加骨密度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患者治疗半年后复査骨密度,提示骨密度值较前有所改善,表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张钟爱骨仙胶囊治疗老年

中医常识2020-07-02

方朝晖温肾壮阳、益气健

中医常识2020-07-02

孙同郊补肾活血蠲痹汤加

中医常识2020-07-02

石印玉活血理气、接筋续

中医常识2020-07-02

庄洪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

中医常识2020-07-02

张雄参苓白木散加减治疗

中医常识2020-07-02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