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梨又名快果、玉乳、蜜父等,分为白梨、秋梨、砂梨、西洋梨等品种。北京的秋梨、山东莱阳的雪花梨(白梨)、河北的鸭梨、浙江的蜜梨、安徽砀山的酥梨(砂梨)及四川的苍溪梨等,都是我国的优良品种。梨肉质如玉,皮薄肉细,水分充盈,果味甘甜。其主要营养成分有水分、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及少量的蛋白质、脂肪、烟酸等。另外,还含有柠檬酸、苹果酸及钙、磷、铁等。梨是我国古老的水果之一,被誉为百果之宗。
1.医用效能
梨性寒,味甘、微酸。人肺、胃、心经。能生津除燥,清热止咳,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润肠通便,解酒毒及疮毒等。主治咳嗽气喘,咽干口燥,肺热痰多,大便秘结及酒精中毒等症。现代医学证明,梨有降血压,镇静退热,养阴之功效,亦适宜高血压、气管炎、肝炎、冠心病等患者食用。另外,梨与其他食物搭配,制成不同的方剂,其作用得到加强,如梨与糖和蜂蜜熬制成梨膏糖,适用于肺热咳嗽患者食用。梨与莲藕捣碎挤汁,能治疗咽干、痰黄、声嘶等症。
2.食用搭配
(1)梨与核桃仁:核桃仁若与清热解毒,生津润肺的梨搭配食用,对百日咳有治疗作用。
(2)梨与冰糖:梨能促进食欲,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清热解暑,止咳化痰,生津润燥等功效。若与冰糖搭配食用,主治气管炎、消化不良、便秘等症。
(3)梨与丁香:梨与丁香搭配,可治疗呕吐、呃逆等症。
(4)梨与姜汁、蜂蜜:三者搭配,对咳嗽多痰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食用禁忌
忌食用霉变的梨。梨若保存不好,很容易霉变,此类梨含有真菌及其毒素,食后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4.食物相克
(1)梨与开水:梨甘寒冷利,吃梨喝开水会导致腹泻。《本草纲目》记载:“梨甘寒,多食成冷痢。”
(2)梨与萝卜:萝卜摄入到体内可产生硫氰酸盐,此盐很快转化为硫氰酸。橘子、苹果、葡萄、梨等水果含有大量的植物色素,该色素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转化为羟苯甲酸和阿魏酸,这两种酸能加强硫氰酸对甲状腺功能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肿。
(3)梨与螃蟹。
5.食药相克
(1)梨与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糖的分解,促进糖原异生,升高血糖,而梨含糖分较多。二者搭配,常常导致血糖明显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因此二者不宜同食。
(2)梨与磺胺类药:服用磺胺类药时,不宜食用酸性水果,而梨微酸。二者同食,会造成磺胺类药物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而损害肾脏,故二者不宜同食。
(3)梨与碳酸氢钠:梨微酸,不宜与碱性药物搭配食用。否则,会使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的疗效降低。
6.食病相克
(1)慢性胃炎、肠炎及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不宜食用:上述病症多属脾胃虚寒范畴,宜食用温热补中之品,忌食用寒凉伤阳之物。本品性凉,可导致脾胃虚寒患者腹泻、腹痛等症,故慢性胃炎、肠炎及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不宜食用。
(2)肺寒咳嗽患者不宜食用:梨性寒,甘凉润肺,但肺寒咳嗽患者食用能加重病情。
(3)腹痛冷积患者不宜食用:腹痛冷积之病,宜食温热之品,而梨性寒,此类患者食后会加重病情。
(4)寒痰痰饮、妇女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患者不宜食用:寒痰痰饮患者食梨会增寒助饮;胃冷呕吐患者食梨,会加重胃寒;妇女产后、小儿痘后食梨,会伤正伐胃,导致体虚。故《本草经疏》记载:“寒痰痰饮、妇女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患者皆应忌之。”
(5)外伤化脓溃烂、产后腹痛、痛经者不宜食用:梨性寒滞气,多食生痰。可凝滞血脉,加重外伤创痛,阻碍伤口愈合,亦可加重产后及行经腹痛,故上述患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