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食疗养生/饮食禁忌/文章正文

吃药能喝酒吗?有什么危害和后果?服药后多久可以饮酒?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8-05-28 09:50:46
养生之家导读:服药期间喝酒容易在体内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在使用某些药物时,不只是用药期间,停药后的1~2周也要远离酒精。

文章目录

喝酒对药效的影响

酒对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血管运动中枢有抑制作用,使作用于这些系统的抑制性药物作用增强,易出现中毒。

1.解热镇痛药

乙醇对胃粘膜屏障有损害作用,而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安乃近、吲哚美辛、布洛芬、速效伤风胶囊等也常有胃肠道反应。如果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饮酒,将会大大加强药物的胃肠不良反应,如发生胃炎、胃溃疡或原有胃症加重,甚至引起出血、穿孔。服解热镇痛药饮酒,可造成消化道出血。

乙醇还能抑制对乙酰氨基酚的排泄,使体内毒物增加;若同时使用超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严重的肝坏死或肝性脑病,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

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同时饮酒,极易造成肾脏的损害,甚至诱发肾癌、膀胱癌。

2.中枢抑制药

常用的安眠药如甲喹酮,速可眠、苯巴比妥等,酒后服用会增加药物的吸收产生副作用,轻则使人昏昏欲睡,重则使人血压降低,呼吸抑制,严重的还会致死。这是目前国外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饮酒可增加水合氯醛、利血平、氯氮草、地西泮、甲丙氨酯、导眠能、去甲羟安定的中枢抑制作用。乙醇与水合氯醛协同作用较强,并生成油滴状具有毒性的醇合氯醛,使毒性加剧,严重者可致死亡。

精神安定剂氯丙嗪、异丙嗪、地西泮、氯氮和抗过敏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等如果与酒同时服用,轻则昏昏欲睡,重则使人血压降低,呼吸抑制而死亡。

使用吗啡、美散痛、哌替啶、马来酸氯苯那敏、去敏灵、苯海拉明等,同时又饮用大量酒,可致重度中枢抑制,出现昏睡、甚至死亡。

癫痫病人如长期饮酒,同时服用苯妥英钠治疗,常常会降低疗效,并导致癫痫发作加剧,无法有效控制癫瘌发作。

抗抑郁药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与酒同用会加强中枢抑制作用,甚至发生死亡。

止痛药丙氧芬,抗精神失常药氟哌啶醇与酒同用可引起明显的严重的中枢抑制。

喝酒后服用抗郁药苯乙肼,可以造成兴奋过度,还会引起血压过高而导致脑出血甚至死亡。

酒与氯丙嗪类药同用,会抑制乙醇脱氢酶,阻碍乙醇的代谢灭活,使乙醇抑制中枢作用延长。氯丙嗪等与乙醇还可产生相加作用,引起严重的低血压,甚至可出现深度呼吸抑制而死亡。

3.心血管药物

乙醇对交感神经和血管运动中枢有抑制作用,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

乙醇可降低血K+浓度,使机体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而毒性增大,常可导致洋地黄中毒。

服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氨茶碱、酚妥拉明、罂粟碱,饮酒可使血压显著下降。

有研究表明,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有效药物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如在用药期间饮酒可致全身小血管显著扩张,血压下降、头晕、虚弱等,严重时发生心血管性虚脱,使心脏供血进一步减少,更易加重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制剂时,如果饮酒的话,可引起一些新的不良反应,如胃肠不适、血压下降及晕厥等。

4.降血压药

胍乙啶、苄甲胍、利血平、肼苯哒嗪、降压灵、氢氯噻嗪、利尿酸、呋塞米等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时,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如果再饮酒,酒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则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及昏厥。

服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异搏定、复方降压片期间饮酒,可使酒精在体内的分解代谢受阻,故易引起酒精中毒。

酒类,尤其是啤酒中富含酪胺,饮用少量即可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对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尤为不利。

5.降血糖药物

糖尿病人长期饮酒,可以造成致命性的神经损伤,出现各种神经症状。

注射胰岛素期间不可同时饮酒。因乙醇在氧化时使肝细胞中脱氢酶系的辅酶还原型增多,氧化型减少,递氢作用减弱,阻碍甘油、乳酸和某些氨基酸转变为糖的糖异生过程。胰岛素本身也具有抑制糖异生的作用,两者协同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和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病变。

服用苯乙双胍等双胍类降血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如再饮酒,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并可引起严重的低血糖症。

6.其他

灰黄霉素可使酒中的乙醇作用加强,容易产生情绪异常及神经质样症状。

酒可以促进胃酸分泌,不利于抗酸药发挥疗效。

服用环丝氨酸期间如同时饮酒,不但影响环丝氨酸的抗结核病的作用,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嗜睡等,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易引起癫痫病的发作。

服用利福平、硝硫氰胺、甲氨蝶呤并长期饮酒,将进一步加重对肝脏的毒害,引起黄疸和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因呼吸抑制、昏迷而致死。

应用抗病毒药金刚烷胺的病人,再饮酒可加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酒后服药危害大

喝酒早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人喝酒是为了应酬,有人则出于喜好,有人想借酒浇愁;适量地饮一点儿酒,对身体无害,有时还有益于身心健康。

然而,患有疾病的人,喝酒就要小心了,尤其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炎、胰腺炎、脉管炎等疾病的人,更须远离酒精。此外,人们在饮酒之后,服食各种药物时,也应该格外小心。少量酒精会让人的大脑皮层快速活跃兴奋起来,而一些药物如安眠药,则是让大脑神经镇定的药物,这种情况下服药,会减弱药性,导致药物“失灵”。过量的酒精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酒后服用那些对大脑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会产生双重抑制作用,由于“药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情况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等后果。

我有一个朋友,喝酒后喜欢胡扯吹牛说大话,而且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弄得家人不胜其烦。一次,朋友醉酒后,拉着妻子和女儿夸夸其谈,眼看深夜了,妻子为了让丈夫早点入睡,竞在水杯里放了几片安眠药给他喝。朋友喝后不久就酣然入睡,不料一个小时后他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口唇慢慢变紫,呼吸也慢慢变得微弱。妻子见此大惊,赶忙打了“120”将丈夫送到附近医院的急诊科。医生了解情况后,及时给朋友洗胃、催醒、吸氧,他才慢慢地醒转过来。

正在服药的患者,应当尽量避免饮酒,因为酒后服药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切不可掉以轻心。

服药喝酒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服药期间为什么不宜喝酒?有专家解释说,因为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是一种用于橡胶硫化的催化剂,接触这种物质的人再接触酒精,会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这便是双硫仑样反应。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不只是双硫仑本身,一些其他药物也能引起这样的反应。例如,一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此外,甲硝唑、酮康唑等一些其他的药物也可引起类似的反应。有专家说,药物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不乏抢救无效者,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危害正日益引起大家的注意。

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主要与接触的酒精量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吸收的酒精越多,个体越敏感,症状就越严重。对于较为敏感的人,或是本身心脏功能就不好的人来说,严重时会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并且不只是用药期间,在停药后,体内的药物还没有完全代谢掉的时候,仍有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

因此,在使用这样的药物时,不只是用药期间,停药后的1~2周也要远离酒精。

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男性多于女性,成年人多于儿童,注射给药多于其他途径给药。

专家提醒正在服用药物的人,为了你的身体健康,吃过某些药品后饮酒一定要慎重。如果你服用药物后不小心饮了酒,就需格外注意了,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面部潮红、头痛头晕、球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心慌气促、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乏力多汗、腹痛腹泻、精神错乱、言辞不清等,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治疗,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由于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误诊率非常高,很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酒精过敏反应等疾病,因此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药时,一般人的常识是要喝一杯水,而且都知道严禁用酒代替水来送服药物。酒和药都由肝脏处理,酒能使肝脏的处理能力活性化,加速药的处理,因此,有时会使药效增大或是减退。药的作用增减要是在身体容许范围之内还没什么问题,但是超过其范围时,会使心脏的负担产生急速的变化,重则会引起危险。尤其像消炎剂等和调整血压药更要注意。

轻度高血压患者所使用的降压剂,是属于通过肝脏就能发挥药效的药物。在服用这种药物时喝酒的话,就会产生双重力量。药降血压,而酒精的血管扩张作用又降血压,使得血压陡然下降,易产生身体摇晃、倦怠等不良反应。

酒本身也还具有药理作用。酒的药理作用包括以下几项:①消毒;②神经中枢抑制作用、兴奋作用、麻痹作用;③血管扩张作用;④促进消化作用;⑤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等。因此,还是有可以和酒一起服用的药物。其中以中药较多,像六味地黄丸等,和酒一起服用,能促进地黄的吸收。

最后提醒大家,感冒时,服用感冒药不能喝酒。酒的药理作用会使黏膜肿胀,反而会使感冒恶化,就好像火上加油一般。感冒时更不要喝酒,这也是体贴肝脏的做法。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吃完水果能吃药吗?吃饭

饮食禁忌2018-05-29

饭后多久吃药效果好?饭

饮食禁忌2018-05-28

吃了哪些药不能喝酒?服

饮食禁忌2018-05-28

吃药期间能喝茶吗?喝茶

饮食禁忌2018-05-28

服药时能否用茶水、咖啡

饮食禁忌2018-05-27

吃药喝多少水合适?口服

饮食禁忌2018-05-27

鸵鸟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饮食禁忌2019-09-17

裙带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饮食禁忌2019-09-17

橄榄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饮食禁忌2019-09-16

北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_北

饮食禁忌2019-09-16

竹笋的禁忌人群与作用功

饮食禁忌2019-06-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