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养生人群/女性养生/文章正文

老年妇科肿瘤的类型及分类有哪些?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8-07-16 22:15:07
养生之家导读: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老年妇科肿瘤的类型及分类有哪些?

1.宫颈癌

宫颈癌为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癌瘤,其病率占女性生殖系恶性肿瘤的64.73%。

康映渠于1978年报道普查发现宫颈癌发病龄多见40~55岁,随后在60~-69岁又有一发病高峰。从年龄分组观察浸润癌的发生,60岁组多于50岁组,50岁组多于40岁组,年龄越大,浸润癌越多,说明宫颈癌还是好发在老年妇女。

宫颈癌的发病是逐渐形成的致癌因素对宫颈移行带持续刺激使基底细胞逐渐向非典型方向发展,以后再逐渐波及上皮全层发展成原位癌,最后成浸润癌。从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约需12~15年时间,只要在癌前阶段及早诊断,及时治疗,病变是可逆的,甚至可以消退。早期诊断的最好方法是连年妇女病普查、普治。老年妇女应每1~2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同时作宫颈刮片检查,如有可疑,可在阴道镜下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2.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亦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癌瘤,约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平均发病年龄为54.5岁, Co nelly报道为6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50~59岁,50岁以上占发病总数的63.4%~77.3%,其发病年龄似较颈癌为迟, Parson报道内膜癌发生率40岁为10/10万,50岁为40/10万,60岁为8/10万,可见其发病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故有人称子宫内膜癌为老年妇女癌瘤。随着妇女平均寿命的延长内膜癌的发生将占更重要的地位。我国虽无明确资料,但近年来在院的子宫内膜病变逐渐增加,而宫颈癌患者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以往一直认为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近年 Ho ffman报道35例75岁以上的内膜癌患者,把内膜癌分成雌激依赖性和非依赖性2组。后者包括未分化癌、透明细胞癌和鳞癌,结果发现老年妇女多为非依赖性内膜样癌,71%为Ⅲ、Ⅳ期,细胞分化差,有血管浸润,而依赖性内膜癌则分化好,进展慢,预后大大优于非依赖性,作者认为老年患者内膜癌的发生多与雌激素无关,可能与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子宫内膜癌患者,最主要症状是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发现此症状时,一定要详尽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3.卵巢癌

肿瘤在女性生殖器肿瘤中的发生率占第3位,但其死亡率却居第1位。近年来,尽管由于肿瘤细胞学的开展及新型化疗药物的应用,但卵巢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左右。由于预后相对较好的生殖细胞肿瘤绝大部分发生于年轻女性,老年人卵巢肿瘤主要以体腔上皮来源和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居多,尤其是浆液性囊腺癌发生频率最高,使得老年妇女卵巢肿瘤的5年生存率进一步降低。

由于老年妇女常常活动减少,存在身体肥胖,不重视定期体检及肿瘤筛查,发生卵巢肿瘤后不易被觉察,往往已发生腹水,腹部渐行隆起时,仍认为自己“发胖”而不愿就医,待出现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时,多数患者以普通内科为首诊科室,此时卵巢肿瘤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

有报道认为,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率为绝经前的3~4倍。自40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也升高,≥75岁组发病率最高,达54/10万。因此,对于老年妇女的卵巢肿块应倍加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此外,老年妇女卵巢肿瘤直径一般偏大>5cm者多见,部分患者卵巢肿瘤的直径可达10cm以上。这可能是由于这些曾被诊断为“良性”的卵巢肿瘤,在随访过程中逐渐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卵巢肿瘤的增大,这些“良性”的卵巢肿瘤最终发生了恶变,发展为卵巢癌。

4.外阴癌

外阴癌以鳞状上皮癌居多,为女性生殖器官中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生殖道肿瘤的4%,发病时80%的患者均已绝经,国内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国外报道似较国内为晚,所以有人认为外阴癌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约50%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有较肯定的癌前病变,如外阴上皮骨肿瘤(VIN)、各种性病及苔藓样变等,他们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才转变成癌。外阴病变发生在体表,应易发现并能及时治疗,但由于患者多为老年妇女,一般不愿接受妇科检查,因而延误诊断,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李孟达报道该院I期外阴癌的5年生存率达83%,可见及早治疗的重要性。因此强调妇女病的普查普治为预防和早期发现外阴癌提供了有利条件。

5.滋养细胞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好发于年轻生育妇女,很少发生于绝经前后。但临床医生必须警惕,高龄妇女妊娠易患葡萄胎. Erland报道40岁以前葡萄胎发病率为1:1345次妊娠,40~45岁则上升为1:350次妊娠,45岁以上者竞高达1:32次妊娠,为40岁以下组的40倍。

据宋鸿钊统计北京市某地段居民中40岁以上孕妇仅占妊娠总数的2.8%,而该院收治39岁以上葡萄胎则占全组21%,说明葡萄胎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龄葡萄胎恶变率亦高,按资料报道说明35岁以前组葡萄胎的恶变率为12%,40~45岁组为33.3%,45岁以上组则达66.7%,说明葡萄胎患者年龄愈大,恶变概率愈高,所以对40岁以上葡萄胎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施,尽早采取预防性化疗及子宫切除,以降低恶变概率。此外,50岁以上滋养细胞疾病误诊率高,阴道流血是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但当50岁以上妇女一旦出现停经,阴道出血常首先考虑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妇科肿瘤而忽视绒毛膜癌的可能。尤其是绒毛膜癌者,由于末次妊娠与发病时间相距较远,对末次妊娠性质不清,导致误诊而延误病情,张氏报道误诊率为50%,病死率达21%,(50岁以下组病死率为1.6%)。因此,50岁以上妇女出现阴道流血、盆腔包块者,亦应考虑绒毛膜癌的可能。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子宫体积增大有危害吗

女性养生2018-08-04

子宫增大一定是患了肿瘤

女性养生2018-08-04

得了滋养细胞肿瘤就要尽

女性养生2018-07-31

阴道会不会长恶性肿瘤

女性养生2018-07-24

女性外阴会长肿瘤吗?女

女性养生2018-07-24

得了妇科恶性肿瘤就是得

女性养生2018-07-18

女性外生殖器长什么样?女

女性养生2018-07-17

子宫的构成与组成部分_子

女性养生2018-08-04

女性外阴会长肿瘤吗?女性

女性养生2018-07-24

女性生殖器的神经支配系

女性养生2018-08-04

子宫下垂锻炼6个方法_子宫

女性养生2018-07-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