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复方炔诺酮片又称口服避孕1号,是一种含有雌孕激素的甾体类激素的口服避孕药。不仅有良好的避孕效果,而且对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独到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91年7月至1995年10月共收治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情况:患者年龄45~51岁,均为已婚经产妇,病程3个月至12年。
(二)月经表现:月经周期缩短,月经来潮时间延长,量增多者7人。周期紊乱,不规则阴道出血者18人。周期延长,月经来潮淋漓不尽或伴有大量出血者9人。其中用中药西药(含性教素治疗)止血无效或复发者20人。5例曾行二次刮宫术,1例行3次刮宫术仍不能控制阴道出血。
(三)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增生过长8例,萎缩型子宫内膜4例,子宫内膜增殖期16例,腺囊型增生过长8例。
(四)治疗方法
1.排除生殖道肿瘤及器质性病变的健康妇女患者,行诊刮术确诊为功血者。诊刮术后不能止血者口服复方炔诺酮片,每日4次,每次1片,止血后减量为每日3次,每次1片,按递减法减至每日1片持续22日,停药后于月经来潮第5日开始行第二周期治疗,以此类推。诊刮术后出血止者则于诊刮后第5日开始口服避孕1号每晚1次共22日。下次月经来潮第5日开始下个周期。
2.在服药期间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有无突破性出血及其药物副反应(头昏、乏力、嗜睡、乳房胀痛、体重增加、血压升高等)。
二、结果
36例患者均于诊刮术后服用避孕1号,平均连续观察3个周期,共计108周期,有随访条件者15例。随访1年。
(一)阴道出血情况:本组36例患者经诊刮术后口服避孕1号分别于48小时止血者13例,4天止血者18例,7天内彻底止血者5例。36例均于口服避孕1号3个周期后月经量逐月减少,6个月后绝经者3例(诊刮子宫内膜均为萎缩型),8例于服药1年后绝经(萎缩型内膜1例,增生过长5例腺囊型增长2例)。口服1号避孕药期间无1例发生突破性出血。
(二)副反应:36例服药对象中,16例有轻度类早孕反应,大多于服药后的第一周期末症状消失,1例出现体重增加,无血压升高及肝肾功能损害三、讨论
(一)治疗更年期子宫出血的关键在于迅速止血及控制和减少出血量。一般首先采取诊刮术,可明确诊断并可止血。有些患者经一次刮宫后月经恢复本组仅7例诊刮后血止,于下次月经来潮时以经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再次就诊。在诊刮后使用复方炔诺酮片止血并达到控制和减少出血量的原理在于:
①绝经前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因卵巢功能衰竭、失去了性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分泌FSH高于LH,缺乏LH中期波峰而不能排卵致黄体不能形成。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刺激下发生增生过长,形成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脱出血。诊刮后阻断了子宫内膜一次不良循环,继之用复方炔诺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腺体提早分泌提早衰竭而控制和减少出血。②服用1号避孕片可通过对下丘脑释放因子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垂体分泌FSH、LH居低值,减少FSH对卵巢的反馈作用,使卵巢功能受到抑制,雌激素分泌减少,达到控制和减少出血的目的。
③由于口服避孕1号药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维持子宫内膜的一定发育,因而停药后2~4日有撤退性出血,服药期间月经实则为替代性月经,故易于控制和减少出血。④由于服用避孕1号可引起下丘脑垂体的持续抑制,子宫内膜亦可表现为静止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使腺体小而少,不久腺体消失或有此残余只覆盖烏平上皮而导致闭经。因此亦有利于帮助更年期妇女度过出血期。
(二)复方炔诺酮片,每片含炔诺酮0.625mg,乙炔雌二醇0.035mg,较之避孕Ⅱ号复方甲地孕酮及18-甲基炔诺酮类似孕激素的作用为强,不易发生突破性出血。由于有乙炔雌二醇使内膜有一定发育,产生替代性月经较单用炔诺酮更易于控制和减少出血量。故避孕1号作为更年期子宫出血首选药物较为理想。
(三)更年期子宫出血不考虑生育问题,目的在于止血,控制出血,故应用避孕1号较简单,又方便安全,对文化程度低或农村妇女也不易服错。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长期服用避孕药的人生殖道肿及乳腺癌发病率低于有过妊娠的妇女。虽然有些副反应,但于停药后症状大多可以自行消失。因此,服用6-12个月1号避孕药有利于平稳地度过更年期的出血期。
(四)在服用避孕1号治疗更年期功血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治疗前均须常规行诊刮术明确诊断,并排除女性生殖道器质性病变。②诊刮时尽可能将子宫内膜全部刮干净,避免残留病灶出血或造成误诊,亦利于止血。③在服用该药期间应注意肝功变化及其他副作用,如发生谷丙转氨酶升高或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副作用仍不消失且症状加重者,则需停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