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或别名】苄青霉素,青霉素G, Penicillin
【药物概述】本品属天然青霉素类药,是一种繁殖期杀菌药。本品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
【药动学】口服吸收差,但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后吸收良好。肌内注射100万U(600mg),0.5h后可达血药浓度峰值,约为12g/ml对多数敏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5h。新生儿肌内注射2.5万U/kg(15mg/kg),0.5~1h后平均血药浓度峰值约为22g/ml5min内静脉注射500万U(13g),5min和10mi后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400g/ml、273g/ml;1h即降至45g/m,4h后降至3ug/ml6h内静脉滴注相同剂量药物,2h后可获得12~20g/ml的血药浓度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65%。药物吸收后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体液中。本品还可进入红细胞,如静脉注射,继以恒速静脉滴注,2h后红细胞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或超过后者。本品不易透入眼、骨组织、无血供区域和脓肿腔中,也难以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在无炎症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3%,在有炎症的脑脊液中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30%约19%的药物在肝内代谢。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约75%的给药量于6h内经肾脏排出新生儿则主要经肾小球排泄。肌内注射0万(300mg)后,平均19%的给药量经尿液以青霉噻唑酸排出另有少量药物经胆汁排泄,粪便中药物含量很少(药物在下消化道中可被产青霉素酶的肠道菌所破坏)。本品半衰期约为30min,肾功能减退者半衰期可延长至2.5~10h;新生儿半衰期也较长,且新生儿的半衰期与体重、年龄有关。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本品,但腹膜透析无此作用。
【作用与功效】
1.本品为敏感菌或敏感病原体所致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4)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5)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2.本品也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樊尚咽峡炎、莱姆病、鼠咬热、李斯特菌感染和除脆弱拟杆菌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
.3.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或操作前可用本品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用法与用量】
1.肌内注射
(1)小儿:每次2.5万U/kg,每12h1次。
(2)新生儿(足月产):每次5万U/kg。出生第1周患儿,每12h1次;大于7日患儿,每8h1次;严重感染患儿,每6h1次。
(3)早产儿:每次3万U/kg。第1周患儿,每12h1次;2~4周患儿,每8h1次;4周后患儿,每6h1次。
2.静脉滴注
(1)小儿:每日5万~20万U/kg,分2~4次给药。
(2)新生儿(足月产)剂量:同肌内注射。
(3)早产儿:同肌内注射。
【药物相互作用】
四环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不宜与青霉素钾盐合用,后者也不宜在含葡萄糖液或右旋糖酐溶液中与碳酸氢钠配伍,否则很快失效。
一庆大霉素:不宜与青霉素配伍静脉滴注,两药联用时应分别给药。
一复方新诺明:为慢效抑菌剂,而青霉素类为繁殖期杀菌剂,两药联用影响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利多卡因:促进青霉素吸收,对青霉素的生物利用度无影响,可作为青霉素无痛溶媒应用。
+下列药物可明显延长青霉素半衰期,有些已被用于临床联合用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丙磺舒、保泰松、磺胺苯吡唑、磺吡酮( Sulfinpyrazone)
四环素:可降低青霉素治疗肺炎球菌、脑膜炎和猩红热的疗效。
【禁忌证】对本品或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本品毒性较低,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较常见,总发生率为0.7%~10%用药后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I型变态反应)和血清病型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其他过敏反应尚有溶血性贫血(Ⅱ型变态反应)、白细胞减少、药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
2.毒性反应少见。肌内注射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过2万U或静脉大剂量滴注可因脑脊液药物浓度过高引起青霉素脑病(表现为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此反应多见于婴儿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报道大剂量用药后偶可引起一过性精神病发作,但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3.二重感染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4.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或其他感染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赫氏反应治疗梅毒患者时由于用药后梅毒病灶消炎过快,但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也可能出现治疗矛盾。
5.血液少数有凝血功能缺陷的患者,大剂量用药可干扰凝血机制,导致出血倾向。
6.肝脏可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7.肾脏有报道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肾衰竭与间质性肾炎8.其他①青霉素钠100万U(0.6g)含钠离子1.7mmol
(0.039g)。大剂量给药后,可造成高钠血症,并导致心力衰竭,少数患者还可出现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等。在肾功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尤易发生。②青霉素钾100万U(0.625g)含钾离子1.5mmol(0.066g),如静脉大剂量给药时可发生高钾血症或钾中毒反应。
【用药指导】
1.用药前须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包括用药史、过敏反应史以及有无家族变态反应疾病史。
2.用药前必须先做本品皮肤敏感试验。
3.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一般不宜进行皮试,而应改用其他药物。
4.本品不宜鞘内给药。其口服制剂应空腹给药(饭前1h或饭后2h),以利吸收。
5.本品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后者可破坏青霉素的氧化噻唑环;与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药也呈配伍禁忌。此外,本品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瓶滴注(因可导致两者抗菌活性降低)。
6.用药过量的处理:药物过量的主要表现是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予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可采用血液透析加速药物排泄。
7.本品极易溶于水,水溶液中β-内酰胺环易裂解,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裂解为无活性产物青霉酸和青霉素噻唑酸,后两者可降低pH值,使青霉素水解进一步加强。20U/ml的本品溶液于30℃放置24h,效价下降56%。因此注射液应新鲜配制应用,配制后不宜久置。
8.慎用:①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②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制剂与规格】粉针剂,青霉素钠(每1mg青霉素钠相当于1670个青霉素单位):0.12g(20万U),024g(40万U),0.48g(80万U),0.6g(100万U),3.84g(640万U),4.8g(800万U)。粉针剂,青霉素钾(每1mg青霉素钾相当于1598个青霉素单位):0.125g(20万U),0.25g(40万U),0.5g(80万U),
0.625g(100万U)。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