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有积热、外感风寒者忌服双黄连
每到季节转换时,中老年人因为抵抗力变差,往往难以及时适应气候变化,易患风热感冒,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这时,许多中老年人喜欢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及连翘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中老年人的感冒发病突然,表现为恶寒,发热,可伴有高热、头痛、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部干痛,咳嗽少痰,舌红苔黄等症状,多是内有蕴热、外受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病,中医形象地称之为“寒包火”。
“寒包火”在我国北方春天时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倒春寒”时期,寒气通过口、鼻、肌肤侵犯人体,稍不小心就会出现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由于寒邪束缚了体表,体内原本蓄积的火热不能向体外宣散,就如同被体表的寒邪“包裹”起来积在体内而呈现身体高烧不退的现象。
中医认为,用凉药治热病,会造成寒气更加重,治疗更麻烦。可见,当中老年人出现“寒包火”感冒症状时,一定不能使用双黄连口服液这类凉药,因为它对付风热感冒效果很好,对风寒感冒效果就不好,有可能造成流涕、干咳缠绵难愈。
对付“寒包火”,中老年人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其中的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疏风解表,可使外邪从汗而解;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可散肺胃之热;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可使里热从二便分消;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汗下清利四法都有;又配伍益气养血等护卫正气之药,使汗不伤正,下不伤里,共奏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