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象学说有什么特点?
脏象学说所论述脏象含义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脏器的含义不同,解剖学立足于微观的脏器实体解剖与描记,脏象侧重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宏观概括。从“象”把握“脏”的本质的方法,是中医脏象学说的部位、形态,与现代解剖记载是相近的。
(2)长期生活观察,例如体表皮肤感受风寒,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认识到皮毛和鼻与肺有联系。在同样条件下,醒着活动不易受凉,入睡则易受凉。认识到卫气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人在悲哀哭泣时泪涕俱下,伴有咳嗽、呼吸频率改变等,因而认识到肺主悲,在液为涕,其变动为咳。人发热汗出过多,常见心慌,因而认识到热气通于心。心,“在液为汗”。又饮食不节,饥饱过甚,则口流涎水,而认识到脾有消化水谷作用,其“在液为涎”等等。通过长期反复观察,点滴知识的积累,逐渐认识了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3)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从病理现象中推论出生理功能。例如,失血过多,可有心慌、心烦、面色白等,因而推论出心主血、藏神、“其华在面”,辨其证候为血不养心若时常腹胀、肠鸣、大便稀溏、食欲不振、四肢乏力不温等,可推论出脾居腹中,主四肢、运化水谷精微津液而主湿,辨其证候为脾虚湿困。再如头晕、腰腿酸软、滑精、头发枯槁脱落等,则认为肾位居腰部,藏精、生髓充骨,脑为髓之海,其华在发,辨其证候为肾不藏精。
总之,脏象学说是古人从长期生活、临床实践以及对人体解剖知识粗浅认识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类取象、推理而总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