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经络穴位/文章正文

针刺加耳穴贴压2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4-08 20:54:21
养生之家导读:针刺加耳穴贴压2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针刺加耳穴贴压

【穴位组成】体穴:神门、三阴交、内关、四神聪.耳穴:心、脾、肾、神门、交感、皮质下.

【随症加减】体穴:肝火上扰加肝俞、间使、太冲;脾胃不和加丰隆、中脘;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心胆虚祛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治疗方法】针刺时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次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先采用俯卧位取神门、内关、三阴交、四神聪及相应配穴,出针后采用坐位取背俞穴.

耳穴贴压:先将耳郭常规消毒,每次取3~5穴,用王不留行粘附在0.5cm×0.5cm大小的胶布中央,贴敷在穴位上,每次贴1侧,每日揉按贴敷穴位3~5次,每次不少于1min,以局部产生、.

酸、麻、胀、痛感及灼热感为佳.视天气冷暖每2~3天耳换贴1次.治疗10天为1疗程,中间休息2天,治疗最短者7天,最长者3个疗程.

【功效】宁心安神.

【经典案例医案】治愈54例,占67.5%;显效14例,占17.5%;好转8例,占10%;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95%.其中病程少于1个月25例全部治愈,2个月到半年的有7例治愈,而病程在4年以上的10例中无1例治愈,这说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反之病程越长,疗效越差.

李某,男,35岁.2004年4月8日初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睡则多梦,有时整夜不能入睡,头昏、心烦、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自服地西泮片,未见明显好转而来诊.

查体:面色稍白,营养略欠佳,心脏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诊断为失眠(心脾两虚),针刺神门、内关、四神聪、三阴交、心俞、脾俞,耳穴压豆.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经验心得】失眠的原因很多,皆因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致,西医学认为失眠多与神经衰弱有密切联系,神经衰弱为神经官能症中常见的一种,多由长期的心情不舒,脑力疲劳,劳逸失度等原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失调所致.以往多用镇静药物治疗,但有的患者担心服用西药引起依赖性与副作用,所以现要求进行针灸的患者较多.作者采用针刺配合耳穴压豆,辨证分型治疗无毒副作用,且效果较好.神门、内关、三阴交、四神聪合用有醒脑开窍,宁心安神之功,再加以配穴应用效果更确切,中医学认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经络是耳与脏腑相关的联系途径,纵观十二经脉,六条阳经直接上行于耳部,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循行于耳,但仍可通过其相表里的阳经结合,《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所以长时间刺激耳穴,能调节全身气机,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

【方剂出处】马德元.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症80例.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65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

经络穴位2020-06-08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

经络穴位2020-07-31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22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