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经络穴位/文章正文

针刺治疗5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4-08 20:36:47
养生之家导读:针刺治疗5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针刺治疗5

【穴位组成】申脉、照海(均双侧)

【随症加减】为心脾两虚型加百会;心肾不交型加涌泉(双侧);肝火上扰型加行间、风池(均双侧);胃腑不和型加足三里(双侧)

【治疗方法】选用32号长1~1.5寸毫针.病人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申脉穴进针时针尖与皮肤成45°,斜向内下刺入1寸许;照海穴以同样角度,斜向外下方刺入1寸许;行间穴垂直进针0.5寸许;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向着双侧眼球方向刺入1寸许.

运用提插和捻转相结合的补泻手法.申脉穴、行间穴用泻法,照海穴、足三里穴用补法,风池穴平补平泻而且提插幅度宜小.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百会和涌泉用艾条行温和灸法,灸百会穴时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由医者施灸,每次灸40分钟,灸涌泉穴时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自己施灸,每次灸一侧,每次灸40分钟,每天灸两次.

选用下午治疗.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治疗1~3个疗程.

【功效】清火、养脑、安神.

【经典案例医案】360例中治愈45例,占75%;好转13例,占21.7%;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

患者,女,42岁,初诊日期:2002年10月15日.主诉:失

眠多梦3年余.近1月症状逐渐加重,有时彻夜不眠,伴头昏乏力,纳差.曾服大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地西泮片由每晚2.5mg增到10mg,效果仍不显,遂求治于针灸治疗.查体:血压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白,心肺听诊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不寐症(心脾两虚型).采用补照海,泻申脉,艾灸百会的针灸治疗方法,治疗2次后即能完全入睡达5小时以后,其治疗1个疗程后诸症皆消,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经验心得】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位于巅顶,又名"三阳五会",灸之能补益心脾,升提清阳之气以养心安神.涌泉为足少阴°,,

肾经之井穴,为肾经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灸涌泉可激发肾经经气,调畅水火,心肾相济,窗寐得安.足三里为足阳明经气汇合之处,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胃经经气由此深入至脏腑的部位,"胃不和则夜不安",取足三里可以调理胃腑,使中焦安宁,胃和夜安.行间穴为肝经荥穴,《难经·六十八难》所说"荥主身热",泻行间能清肝经上扰之郁火.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的经穴,《针灸甲乙经》提到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而阳维脉有"溢蓄"气血的作用,可见,风池穴为胆经气血充足之处,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刺风池可清肝胆上扰之火,配行间共达清火养脑安神之功.

根据阴阳理论,下午为阳中之阴,处于阴阳气血盛衰交替的变化之中,而"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故择下午治疗能因势利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剂出处】陈航,等.针灸治疗不寐60例临床观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3(27):47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

经络穴位2020-06-08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

经络穴位2020-07-31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22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