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菊叶三七为菊科植物三七草的根。
【别名】紫三七、血当归、菊三七、水三七。
【处方用名】紫三七、血当归、菊三七、水三七。
【用法用量】常用量为3~10克,水煎服;研末服1.5~3克;鲜品30~60克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产地采收】 主产于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以干燥、整齐、质坚、无杂质、断面明亮者为佳。贮藏时原药用纸包好,放缸甏内;粉末用瓶装好盖紧,放于燥处,防霉蛀。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创伤出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产后瘀滞腹痛、痈肿疮疡、虫蛇咬伤等。
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菊叶三七含有生物碱,为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菊三七碱甲、乙,还含有甘露醇、琥珀酸、原儿茶酸等。主要有促凝血、镇痛、局部麻醉、抗炎等作用。菊三七碱水液有较强的阿托品样作用。菊三七所含的菊三七碱、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以及水解后得到的倒千里光裂碱等具有抗癌作用,可治疗皮肤鳞癌、皮肤基底细胞癌等。菊叶三七还具有明显的镇静、安定、催眠、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
【妙用单方】
【方一】
新鲜菊叶三七枝叶适量
【用法】第一天取上药250克,煎汤内服,第二天后改用50克,早晚各用1次,连续3天维持治疗。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主治肺结核大咯血。
【疗效】据吴永忠报道,应用本方结合抗结核药物,大咯血得以控制,病情恢复良好。
【来源】中国农村医学,1995.23(12):2
【方二】
菊叶三七适量
【用法】取上药,浸泡于30%酒精中;制成酊剂;或水煎配成12.5%及6.25%糖浆供儿童服用,每次20~30毫升,每天2次。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主治大骨节病。
【疗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成年病人70例,经1个月显效21例,好转4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6%;治疗儿童病人31例,显效9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为100%。
【来源】黑龙江省新医药经验交流,1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