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痛风性关节炎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7-01 11:41:56
养生之家导读: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石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生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本病发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尿酸排泄减少;②尿酸生成增多。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及痛风石的形成,高尿酸血症。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本病目前不能根治,以防治为目的,控制高尿酸血症,同时根据疾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好发于形体肥胖或嗜食肥甘厚味之人,肥甘厚味易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日久化热生毒,壅遏气机,湿热毒邪充斥三焦,痹阻关节经络,故见红肿热痛。因此本病的辨证主要为湿热痹阻,壅遏气机,脉络不畅,故治则当以清热祛湿,泻火解毒,行气止痛为主。

【临床应用】

张氏3观察病例:共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最大62岁,年龄最小28岁;病程15天~6年所有病人均符合《临床风湿病学》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黄连解毒汤合升降散加味,药用:黄芩6g,黄连6g,黄柏12g,栀子6g,忍冬藤30g,大黄6g,僵蚕15g,蝉衣15g,姜黄15g,车前子15g,砂仁6g,元胡6g,甘草3g肿痛明显者加芒硝20g外敷。1剂/天,水煎,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尿酸(UA)值下降至正常范围为显效;关节肿胀消减,疼痛缓解,UA值下降但未达到正常范围为好转;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改变不明显,活动仍受影响,UA值未下降为无效。

治疗结果:21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

按: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石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及痛风石的形成,高尿酸血症。西医治疗虽起效较快,但不良反应明显,停药后易复发。方中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显,泻火解毒,分清三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车前子清热利尿,二者配伍使湿热毒邪自小便而生;大黄通腑泻热,使热毒之邪从大肠而生;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僵蚕、蝉衣活血散风,泄热止痛;姜黄破血行气,消肿止痛;砂仁芳香化湿,健脾开胃,佐制苦寒药物败胃之弊;元胡活血祛瘀,行气止通;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清热祛湿,泻火解毒,行气止痛之功。

兰氏4观察病例:46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8岁,平均61.2岁;病史最长6年,最短3个月,平均3.9年。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分类诊断标准。患者均能在滑囊积液的白细胞内有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结节中查出有尿酸盐结晶。多急性发作,1~2日内达到炎症高峰期。可伴关节红、肿、热、痛。

治疗方法:用黄连解毒汤加味,药用:黄连15g,黄芩12g,黄柏12g,白芍12g,赤芍12g,泽泻10g,大黄6g,白茅根9g若热盛者,加石膏、知母;湿盛者,加茯苓、白术;肾虚者,加菟丝子、杞果;血瘀者,加血竭、田三七。日1剂,水煎,2次分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及含嘌呤较多的食物,限制酸性饮品的摄入。同时,外用三七散(田三七、栀子、冰片研末,鸡蛋清调)局部外敷,日1次。

治疗结果:痊愈20例,占40.3%;显效14例,占30.4%;好转11例,占24%;无效1例,占2.6%。总有效率为97.4%。

按: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本病病机为胃纳食肥甘太过,蕴热伤脾,湿浊内生,湿热蕴结,阻壅经脉,热毒炽盛而发病。其病因为血中尿酸过高,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芩、黄柏均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能清上、中、下三焦之热。其中黄连、黄柏药理研究有抗菌消炎,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方中大黄清热泻火,导热下行且能加大活血祛瘀之力,泽泻利水渗湿,泻热止痛,与白茅根、大黄导热下行,清热利尿,使热毒由尿排出。方中赤芍、白芍协同凉血、养血、缓急止痛,其药理研究有抗菌消炎,解痉镇痛、镇静作用。全方配伍达到快速泻热燥湿,清热解毒,养血凉血,缓急止痛的目的,从而使湿热之毒排出身外,血脉经络畅通,关节肿痛消失,活动正常。服药期间还应注意休息,避免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不饮酒及酸性饮料。

用黄连解毒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避免单用西药所致的胃肠反应及肝肾的损害。

【病案举例】

男,49岁,2001年4月24日初诊。患者右足拇趾肿痛1个月,加重3天。患者1个月前,因食海鲜并饮酒后于夜间突发右足拇趾肿痛,在市某医院查血尿酸566μmol/L,考虑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痛风骨康喷剂”及秋水仙碱治疗,症状有所改善,3天前无明显诱因右趾肿痛加重,遂来就诊。症见:右足拇趾红肿热痛,局部触痛,不敢踩地行走,纳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查血尿酸534molL,辨证属湿热痹阻,处方如下:黄芩6g,黄连6g,黄柏12g,栀子6g,大黄6g,忍冬藤30g,车前子15g(包煎),姜黄15g,僵蚕15g,蝉衣15g(后下),元胡6g,砂仁6g,甘草g5剂,1剂/天,水煎,分2次服。服药期间禁食含嘌呤类的食物。5天后复诊,肿痛减轻,可行走,效不更方,继服15剂,症状均消失。复查血尿酸364mol/L随诊2年未复发。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急性根

中草药2021-07-01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口唇疱

中草药2021-07-01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木舌肿

中草药2021-07-01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重舌医

中草药2021-07-01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舌癌医

中草药2021-07-01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舌下腺

中草药2021-07-01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