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呕吐属胃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其发病与其他神经官能症一样,与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多与遗传有关)和精神刺激等有关。本病大多缓慢起病,持续或反复发作,往往伴有失眠、头痛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常在食后或食间突然发生呕吐,呕吐量不大,不影响食欲,患者无明显的营养障碍。
【病案举例】
刘某,女,38岁。1996年3月5日初诊。患者于1年前因生气,饭后不久即吐出部分食物。以后不时发作,反复不愈。曾作钡餐、胃镜等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神经性呕吐。经多种方法治疗乏味,近来每天均吐,邀予诊治。患者呕前出现两胁微胀,胃中作响,呕吐即发,口淡乏味,大便偏稀,苔白,脉弦缓。辨证为肝气犯胃。治宜柔肝理气,降逆和胃。处方:桂枝、白芍各18g,香附15g,党参20g,大枣12g,炙甘草7g、生姜3片。3剂后呕吐停止,原方又服2剂,即呕吐止后未发,继以柴芍六君汤出入,调理1周后停药。嘱其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生气。随访半年病未反复。
按语:此病因生气而发,以后每发作前均有两胁作胀之感,显系肝气犯胃所致。以白芍、甘草甘酸化阴,柔肝寒,缓肝急;香附疏肝理气;桂枝重用以降上逆之气党参、大枣、生姜健脾土,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肝气舒畅,不再犯胃;脾土健旺,不受肝木侵扰,呕吐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