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桂枝汤加减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6-29 11:26:17
养生之家导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临床以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喷嚏为主要表现,其病因病机为感受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失和,肺失宣肃。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剂,以此方加减,可用于多种外感表证的治疗。

【临床应用】

1.凌方明运用桂枝汤治疗夏季感冒42例中,男24例,女18例;基本方: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大枣4枚(去核),生姜9g。悉遵仲景原方原量,有兼夹症者,随症加减变化。煎服法:用清水约1000ml,煮取7分,去渣,微温服,药后喝热稀粥1小碗以助药力,卧床覆盖衣被取汗,以遍身湿润为度。42例均在服药2~3剂后痊愈。患者服药1剂后可觉周身有发热感,遍身湿润,各种症状随即减轻,2~3剂后诸症消失。

2.叶治范以桂枝汤加黄芪10g,白芥子10g,姜半夏6g为主方。辨证加减:风寒偏重者,加荆芥、防风;风寒外束过甚咳痰不爽,并有气急者,加麻黄、枳实夹湿偏重者、加白术、泽泻、茯苓、苏叶等;伴有咳嗽者,加炙紫菀、炙冬花。治疗流感95例,其症状:发热占60%,寒冷占52%,流涕占63%头痛占52%、伴咳嗽,鼻塞,食欲减退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浮数。经服上方煎剂,每日1剂分2次服,轻者2剂后,症状消失或趋向正常,计20例(21%);较重者3剂,计43例(45%);4剂者27例(29%)。最多者服用5剂,共5例(5%)平均2天痊愈,有效率达100%

3.付远忠等以桂枝汤治疗外感发热风寒证100例。随机按2:1分为两组,桂枝汤组100例,正柴胡饮冲剂组50例。桂枝汤组,用桂枝6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3g。加水200ml,微火煎煮10分钟,滤汁,1日量,分3次服。正柴胡饮冲剂组、以市售正柴胡饮冲剂,每日3次、每次1袋(10g)开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3天,服药期间不服用其他与治疗感冒有关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如针灸等)。总体疗效:桂枝汤组痊愈(用药3天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全部消除)67例(67%);显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正常,感冒主要症状部分消失)11例(11%);有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有所降低,感冒主要症状部分消失)14例(14%);无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未降或升高,感冒主要症状无改善)8例(8%)。正柴胡饮冲剂组痊愈32例(64%)显效7例(14%);有效8例(16%);无效3例(6%)。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在总体疗效上无显着差别。症状疗效:桂枝汤组临床痊愈(治后症状消失)71例(71%):显效(治后症状较治前有较显着的改善)17例(17%);有效(治后症状较治前有改善)10例(10%);无效(治后症状较治前无改善)2例(2%)。正柴胡饮冲剂组痊愈34例(68%);显效8例(16%);有效4例(8%);无效4例(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在症状疗效上无显着差异。两组体温下降情况:桂枝汤组、正柴胡饮冲剂组在体温下降起效时间及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均无显着差异。

4.任继学用本方治疗1例老年虚人感冒,脉沉缓无力,舌淡苔薄白的患者,服药1剂而愈。

5.谢炳国用本方加细辛治疗感冒风寒,以背恶寒为主的病人,药后饮热粥1碗、1剂后全身微汗,背恶寒消除。

6.徐小林用本方加黄芪30g,防风15g,牛蒡子6g,治疗1例外感流清涕不止,连服6剂痊愈。

7.陈朝俊治疗一例证同风寒外袭,郁久化热,营卫失和,肺失宣通的风寒化热证感冒。用本方加厚朴、杏仁、沙参、桑叶,1剂而热减汗少,纳食增加,咳嗽缓,喘止;原方去桑叶加五味子,2剂痊愈。

【病案举例】

1.李某,男,38岁。1992年7月28日诊。炎夏时节户外劳动归来,汗湿粘衣,甚感闷热,即大开风扇散热,后又用冷水淋浴,顿觉暑气全消,是夜即感发热恶寒,汗出全身肌肉酸痛舌质淡红,舌苔白·脉浮缓。辨证为风邪袭表,营卫不和。治以祛风解肌,调和营卫。处方:桂枝9g,白芍9g、生姜9g,防9g、大枣4枚,炙甘草6g。嘱患者按前述煎服法服用。

病人当夜服药后,即觉周身有热感,微微汗出,热退全身舒松。次日继进第2剂后,诸症悉除。

按语:桂枝汤治疗夏令感冒鲜见报道。究其原因,不外两端:一是对该方治疗夏令感冒的作用认识不足;一是受所谓“夏无伤寒”之说,或限于王叔和“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训,以至畏忌桂枝汤辛温而弃置不用。近代名医曹颖甫先生不受前人之说,在《经方实验录》一书中对桂枝汤治疗夏令感冒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桂枝汤一方、予用之而取效者屡矣,…大约夏令汗液大泄。毛孔大开,开窗而卧、外风中其毛孔,即病中风,于是有发热自汗之证。敝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也。曹氏甚至把桂枝汤誉为“夏日好冷饮而得表证者之第一效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设备越来越普及,夏令气候炎热,腠理开泄,若突进空调环境,则易为风寒之邪所中,由此可见,太阳中风桂枝汤证,非寒冷季节所独有,夏令天气炎热,汗出当风,更易得此,“夏无伤寒”之语实不可信。由于借鉴曹氏经验,故本案收到满意疗效。值得一提的是,夏令感冒在选用桂枝汤治疗时尚需与暑兼寒湿证相鉴别,该证为暑湿内蕴,寒邪外束,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同病,与桂枝汤证单纯风邪袭表,营卫不和有所不同,所以夏令感冒能用桂枝汤,关键在于辨证,如确系太阳中风证,“则依证治之,虽三伏之天,不避桂枝”。

2.陈某,男,35岁。1998年8月3日就诊。患者因病后失调,常感倦怠乏力,微劳汗出,月余间罹患三次感冒,此次经治三日未愈来院就诊。症见头痛,发热自汗倦怠乏力,恶风,脉浮弱。证为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营卫不和。治以培元固表,调和营卫。处方:桂枝、白芍各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黄芪30g,附子12g,泡参20g。服上药3剂后,热罢汗止,表邪已解,但感倦怠无力,动则汗出。此乃客邪已除而正气独虚,当调和营卫,培元气复元阳,此杜邪之复入。拟以原方倍芍药,仿小建中汤之意,兼建中气,则谷气布而营卫可复。再3剂,小量活动已不复汗出,体力明显好转,又随证调理数日而渐至平复。

按语:本案之所以反复感冒,经治邪既出而复入者,系患者素质不强,又因病后失于调理,而致元气不足,营卫虚弱。夏日患疾,又当暑令,酷热炎蒸,则腠理开泄,营失内守而汗出,故体虚不复,卫行无力,客邪易入。虽伤风小恙,能驱其出而不能禁其入,故感冒反复如此。此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桂枝汤加减,先除表邪,继以建中而获邪除正复之效。

3.蔡某,男,69岁,个体医生。1990年8月25日初诊患外感已20余天,曾服过感冒灵、中药疏风清热、益气养阴解表剂,缠绵不愈。就诊时恶风汗出,鼻塞流清涕,头身痛,乏力,舌淡苔白,脉缓弱。化验血、大小便及线胸透均未见异,。

常,西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为感冒。辨证为风寒表虚证。治以宣肺解表。以桂枝汤原方,令其如法服用患者初具疑惑,此值盛夏之际,用姜桂之类,唯恐不宜。告之病之不愈,盖因营卫不和也。服药2剂,症已大减,甚为高兴,嘱其继服原方3剂,病已痊愈,安然无恙。

按语:本病是由于风邪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之时,侵袭肺卫皮毛所致。《景岳全书·伤风》篇中指出:“皮毛为肺之合,而上通于鼻,放其在外则为鼻塞声重,甚者并连少阳、阳明之经,而或为头痛,或为憎寒发热…有气弱者,邪不易解,而劳嗽日甚,或延绵数月”。在治疗上根据邪在肺卫的特点,以宣肺解表为主,但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可补益太早,应结合病情辨证论治。《证治汇补·伤风》曰:“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中,而佐以和解,而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

4.李某,男,50岁,1989年9月21日就诊。患者于9月15日感受风寒后,夜间即发热,恶寒,全身疼痛,体温39℃,自服板蓝根冲剂、速效伤风胶囊,半小时后汗出,发热减轻,数小时后症状同前,后又进服汤剂,体温仍不返,现恶寒,发热(38.2℃),身体疼痛,无汗,纳呆,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血压140/90mmHg。辨证为风寒感冒。治当祛邪解表,和解营卫。用桂枝汤加味,因血压偏高,桂枝酌减。处方:桂枝12g,白芍15g,荆芥10g,防风10g,柴胡10g,炙甘草10g,大枣3枚,生姜3片。服药2剂,症消脉缓而康复按语:《伤寒论》桂枝汤禁例中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但临证用桂枝汤加味,辛,,

温解表,散风和营之力倍增,对“汗出”与“无汗”者均能取得满意之疗效,现今仍为治疗风寒感冒之良方。

5.车某,男,32岁,工人。因精神病复发,赤身外越后致发烧5天,用西药治疗仍发热不退,于1993年3月14日收住入院。查体:体温38.2℃,血压130/75mmHg,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一),化验血常规正常精神检查:患者意识清,存有幻听,思维松散,存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注意力不集中,情感淡漠、时而自语自笑、不承认有病,无自知力,察其面色苍白虚浮,肢倦,恶风寒,微汗出,舌质淡,苔白,脉浮缓。西医诊断:①精神分裂症;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①狂证;②感冒(证属风寒客于肌表营卫不和)。狂证治疗给予西药抗精神病药物;上感治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处方:桂枝9g,白芍、生姜各10g,葛根12g,炙甘草6g大枣10枚。

服药2剂,身体微汗出,体温降至37.7.精神症状有所控制,上方去葛根。又服5剂,体温36.5℃,恶寒除,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感冒痊愈。

6.     童某,女,66岁。素禀体弱,每至春冬即易恶寒发热头痛常缠绵不愈。近年来随着年高而症情逐渐加重。此次发病已延一月余,头痛恶风,发热泛恶,胸闷不舒,必欲蒙被而卧得微汗后才症状稍减,旋即又恶寒头痛,口腔体温37.5℃37.8℃,如此日发数次。虽经输液、抗生素、强的松等治疗未效,且体质逐渐衰弱,纳谷不馨,苔薄白,脉弱。辨证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卫阳失固。治以解表祛邪,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减。处方:桂枝4g,白芍、陈皮各6g,苏梗、厚朴各5g、姜半夏10g,云茯苓、焦神曲各12g,炙甘草3g,生姜3片,红枣5枚。3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其服药后进少量热稀粥温复取微汗。患者服上方1剂,即遍体微微出汗,随之恶风头痛、发热泛恶等诸症悉除,续服2剂而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桂枝汤加减治痢疾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病毒性肝炎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疟疾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猩红热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流泪症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目痒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