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血卟啉病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6-20 19:49:19
养生之家导读: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血卟啉病

血卟啉病(血紫质病)系由先天性卟啉代谢紊乱,卟啉前体或卟啉在体内聚积所致。常有遗传因素。临床表现有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光感性皮肤损害等。卟啉主要在红骨髓和肝内合成,根据卟啉代谢紊乱出现的部位,分为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和肝性血卟啉病二类。

前者较少见,属儿科学范围。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卟啉的病理生理,当血红素生成障碍,失去负反馈作用,就失去对a-氨基酸酮戊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操纵基因发生突变,失去正常的抑制,使a-氨基酸酮戊酸合成酶的活性异常地增加,酶的缺陷,如尿卟啉原Ⅲ辅合成酶缺乏,卟胆原不能转变为尿啉卟原置而只形成尿卟啉原1,以致产生多量的型异构体,或尿卟啉原合成酶缺乏,卟胆原不能转变为尿卟啉原等,均可产生多量的卟啉和卟啉前体,而导致本病。肝性血卟啉的临床表现可分为:①急性间歇型。以腹痛、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较多见。②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的共同特性是能吸收400mm范围的光波。卟啉及其衍生物吸收光波后被激活而放出荧光,破坏皮肤表皮细胞溶酶体,因而产生皮肤病变、红斑、水泡、湿疹、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③混合型。兼有前二型症状。④遗传性粪卟琳型。有家族史,临床特点是粪便中排出粪卟啉Ⅲ增多而无症状,但在巴比妥、眠尔通等药物诱发下可出现急性间歇型症状,个别可有光感性皮肤损害的表现。肝性血卟啉病其腹痛酷似胆绞痛、肠绞痛及肾绞痛,易误为胆道蛔虫症、胆石症、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病。凡遇原因不明的阵发性腹痛,痛剧而压痛轻,伴有便秘、尿色红,尤其是青年女性患者,应考虑此病,查尿卟胆原试验可确诊。

【病案举例】

赵氏疏肝理气为治则。以柴胡疏肝散加延胡索为主。主方:柴胡10g,陈皮10g,川芎10g,香附10g,枳壳10g,芍药10g,延胡索15g,甘草5g。随证加减。临床治愈:腹痛等临床症状消除,尿色正常,尿卟胆原试验阴性。痊愈: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赵氏85所选1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38岁病程4天至4年。均以阵发性腹痛为主症,排红色或棕色尿。腹痛多突然发作,并可自行缓解。

部位均以脐周为主,牵及两胁。呕吐2例,便秘10例,纳差8例,光敏性皮肤损害1例,腹部压痛3例,肌力减退4例,不同程度头晕、失眠、精神抑郁等神经症状8例,脑电图检查中度弥漫性异常1例。尿卟胆原试检均阳性。结果:13例均治愈。3~5天显效,12天左右临床症状消失,尿卟胆原阴性,平均疗程2周8例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

按:血卟啉病最主要症状为腹痛,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气滞血瘀为其最根本的病因,而在气滞血瘀中又以气滞为常见肝主疏泄,经曰:肝通于目,肝气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郁气滞,升降失序,气府闭塞,精血不能上承则见青盲、暴盲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脾,胃气上逆财见恶心呕吐、脾胃气滞、脾胃湿热、阻滞气机。

腑气不通则见腹痛、便秘。肝主筋,肝有疾筋失其濡养,故见下肢痿软乏力。肝郁气滞可导致精神抑郁,故笔者以疏肝理气法为本病治疗大法。柴胡疏肝散以疏肝解郁为主。柴胡白芍人肝经,疏肝解郁,清热为主;香附、枳壳疏肝理气;陈皮、川芎均为理气药;白芍与甘草配合缓急止痛。全方既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治疗腹痛,又能透解郁热,治疗肝郁热结之症,通理肝脾,调整气机,通行血脉,化解湿热。加之对症加减通腑、清肝、平肝潜阳之品,而达到治疗血卟啉病的目的。药效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有明显松弛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延胡索提取物延胡素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加之对症加减通腑、清肝、平肝潜阳之品,而达到治疗血卟啉病的目的。药效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有明显松弛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延胡索提取物延胡素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口疮医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外伤性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咽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梅核气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分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耳鸣、

中草药2021-06-20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