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归脾汤加减治鼻衄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6-19 11:49:46
养生之家导读:鼻纽,即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鼻纽,即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由鼻腔疾病所致,亦可由全身疾病或鼻部邻近区域的病变所引起。虽然一般不属危症重症,但若处理不当,常难以控制,严重者也可危及生命。其病因病机主要:属实者有肺热、胃火、肝火;属虚者有肝肾阴虚、阴虚肺燥、脾不统血。对于因忧思伤脾、饮食不节而脾气受损,脾虚血失统摄,血离脉道,渗溢鼻窍而为纽者,治以补气养血健脾之归脾汤,随证加减运用。

【病案举例】

1.某女,24岁,鼻妞渗而出,时妞时止,面色无华,神疲懒言,食少纳呆,大便溏,舌淡脉弱。治法:加强营养,进易消化食物;中药健脾益气摄血,用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15g,白术15g,黄芪20g,当归12g,茯苓1g,炙甘草10g,阿胶15g,艾叶炭12g,侧柏叶15g,茜草炭10g,三七粉3g(冲)。水煎温服,嘱其生活要规律,避免烦劳过度,预防感冒。服12剂痊愈.

2.余某,女,27岁,农民,1995年8月16日就诊。自诉:近3年来鼻衄反复发作,此次血已3天。诊见:血量少,色淡,食少懒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四肢厥冷,鼻黏膜色淡、糜烂,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证属心脾两虚,脾虚不能统血。

治以补气摄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药用:红参、远志、丹皮、栀子炭各10g,黄芪、白茅根、仙鹤草各20g,当归15g,白术、酸枣仁各12g,甘草6g.5剂后血已止,随访2年多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者素体虚弱,因血反复不愈,致使气血两虚。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气虚不能摄血,血无所统则外溢。故以归脾汤加减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红参益气补血,辅以白茅根、仙鹤草、丹皮、栀子炭凉血止血,故收效甚佳

3.刘某,女,12岁,学生。患者鼻出血,时止时发,出血量不多,缠绵日久不净,持续2年。化验:血小板120×10/L,血红蛋白80g/L,西医诊断:“鼻出血”,西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K、安络血等,疗效不佳。1990年10月6日初诊,该患者鼻出血,出血量不多,血色淡,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舌质淡,舌苔花剥,脉细数。中医诊为“鼻衄”。患儿素体虚,,。

弱,脾常不足,脾失统血之权,血出阴伤,阴虚生热,热迫血妄行,故缠绵不愈。治则:益气健脾,清热止血。处方: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15g,白术10g,黄芪10g,当归10g,山药15g,甘草6g,茅根10g,侧柏炭10g,地骨皮10g,藕节10g,焦三仙各10g,山栀10g,生地15g。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温服。二诊,1990年10月10日,诸症均减,按原方温服,共计10剂,诸症痊愈。随访6年未复发。

方解:党参甘平,补中益气;白术苦温,补脾燥湿;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当归甘温,补血活血;山药甘温,补脾胃,益肺滋肾;甘草甘平,补脾益气;茅根甘寒,凉血止血;侧柏炭苦涩寒,凉血止血;地骨皮甘寒,清热凉血。

2.     张某,男,18岁,学生,1998年12月5日初诊。自诉半年来时常无诱因而鼻流鲜血,每次大约10ml左右,近10天来出血次数有所增多,并于学习时常感头晕目眩。诊见:面色白,精神尚可,舌胖大,苔淡白,脉虚细数。此证属脾气虚弱,不能生金,肺阴不足,虚火灼伤脉络而致鼻衄;中气不足,气血亏虚,髓海不充,清空失养则头晕目眩;脾气虚故体胖大,苔淡白;肺有虚热故脉细数。治宜补脾清肺,凉血止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处方:黄芪30g,党参15g,甘草6g,白术10g,茯苓10g,黄芩12g,天花粉15g,沙参12g,仙鹤草15g,茜草15g,阿胶10g,大枣3枚,元参12g,生地10g。共服6剂,诸症痊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归脾汤加减治红斑狼疮医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脱发医案、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黄褐斑医案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身如虫爬医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银屑病医案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慢性湿疹医

中草药2021-06-1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