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归脾汤加减治慢性胃炎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6-18 17:15:55
养生之家导读:慢性胃炎一般无黏膜糜烂,故常称为慢性非糜烂性胃炎,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慢性胃炎一般无黏膜糜烂,故常称为慢性非糜烂性胃炎,其病理特点为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黏膜浸润为主,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可存在,但量少,病变常呈片状不规则分布,属中医“胃痛”范畴。因于虚者,因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久病脾胃受损,或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作痛。正如张锡纯《资生汤》中所阐释:“此证因心思佛郁,心血不能调畅,脾中血管遂多闭塞,或如烂炙,或成丝膜,此脾病之由,而脾与胃相助为理,一气贯通,脏病不能助腑,亦即胃不能纳食之由也。”

【病案举例】

1.患者,女,36岁,家庭主妇。胃痛3年余,于1994年11月6日就诊。3年前因饮食不洁,曾发吐泻,愈后即常有胃痛、纳差、腹胀。先服中药治疗,遍用理中、建中、良附诸辈,吴茱萸汤间有所尝,或服之不效,或停药即痛,又服中成药温胃舒、香砂养胃丸等,亦无显效。后作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服数种西药2个月余,亦乏效。刻诊:面色白,语声低微,口唇色淡,肢冷畏寒,胃痛绵绵,日发数次,按之痛减,得温则舒,喜食热饮,时有腹胀,舌淡苔薄,脉沉细,左寸关部尤甚。详问起居、经带胎产,知患者多次人工流产,行经时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多色淡,夜寐易惊多梦,平素倦怠乏力。

四诊合参乃一派心脾两虚之象,遂拟补益气血、理气温中之法。

用归脾汤合良附丸加减:黄芪、酸枣仁、茯神各15g,党参、白术、制香附各12g,远志、炙甘草各6g,当归、龙眼肉、高良姜、乌药各10g。服7剂后,胃痛次数减少,发作若隐若现,食欲稍增。前方继服,共服28剂,胃痛消失,饮食增加,睡眠良好,且痛经消失,经量减少。继服归脾丸巩固疗效。3个月后来诊,面色红润,声音洪亮,与初诊时判若两人。

2.龚某,女,25岁,教师,1999年4月11日初诊。自诉:胃胀纳差,偶有隐痛,不思饮食已年余。平素常感乏力倦怠,健忘多梦,睡眠不实。经市内某医院上消化道钡透拍片,诊为:慢性胃炎;胃功能低下。曾服吗丁啉、雷尼替丁、果胶泌、阿莫西°,。

林、硫糖铝等药无效,前来就诊。查: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脉弱。证属心脾两虚及胃致胃失受纳之权。脾气虚失其升举旁达则乏力倦怠;脾失健运累及于胃则纳少胃胀;健忘、多梦、眠差乃心虚之征;气虚无力鼓动血脉,则见面色萎黄、脉弱。治宜健补心脾、安胃和中。方选归脾汤加味:黄芪15g,党参10g,白术10g,茯神10g,远志6g,酸枣仁10g,龙眼肉10g,木香10g,当归10g,砂仁10g,延胡索10g,鸡内金10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复诊:患者饮食大增,倦怠乏力、多梦眠差好转,面色转红润。效不更方,于原方加三七30g、红参20g,制成蜜丸,每丸9g,每日3次,每次1丸,服丸药约40余天。数月后随访,诸症悉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归脾汤加减治红斑狼疮医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脱发医案、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黄褐斑医案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身如虫爬医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银屑病医案

中草药2021-06-19

归脾汤加减治慢性湿疹医

中草药2021-06-1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