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经行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经行泄泻主要原因是脾气虚弱为主,或因血虚肝旺,克犯脾气,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温运失常。本病的治疗以健脾止泻为主,调经为辅。如因肝旺脾弱者宜健脾抑肝。如因肾虚脾弱者宜健脾温肾。
【病案举例】
王某,30岁,1997年5月初诊。近2年来每逢经期大便溏薄,每天大便3~4次,伴乏力,纳差,腹部隐痛,经净则渐愈。月经周期、经量尚正常。诊见:精神差,舌淡红苔厚腻,脉细。证属:湿浊较盛,脾虚不运,湿渗大肠。以藿香正气散治疗5~7天可见显效
按:行经泄泻,多因脾虚湿盛,行经时脾气更虚,水湿不运,下渗大肠,遂成泄泻。因泄泻伴随月经周期而发,又有其特殊性。故应治泄泻为主,辅以调经,不可一味收敛止泻,致经行不畅,藿香正气散健脾燥湿且可理气降逆,加党参益气健脾,香附理气调经,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