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梅核气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6-16 16:39:22
养生之家导读: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如梅核阻于喉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故名。其病因与七情不畅、气血痰郁有关,多发于女性。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病。“梅核气”

一名首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有关病证记载最早却见于战国晚期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其曰:“心脉大甚为喉吤”,即言喉间有物。汉代《金匮要略》描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及治疗。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此病既无全身病变,更无前驱症状。惟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常伴有精神抑郁,心烦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等。妇女常见月经不畅,舌质暗滞,脉弦。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散结,用半夏厚朴汤,肝郁不舒用逍遥散加减。

【病案举例】

曾氏等用藿香正气丸,每次9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共治疗30例,治愈26例,男2例,女24例,咽中梗阻感消失,胸闷症状消除。有效4例,全部为女性,咽部梗阻感减轻。

按:本方以开郁散结、行气化痰为主。藿香正气丸能理气化湿、散结和中。藿香辛温芳香、升清降浊,紫苏叶、白芷芳化湿浊、开郁散结,半夏、厚朴、陈皮降逆化痰,桔梗宣肺利咽,载药上行,白术、茯苓健脾和中,除生痰之源。诸药相伍,奏清开浊降、气机通畅、痰湿消散之效。服丸剂,取丸者缓也,渐消缓散之意。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春季结

中草药2021-06-16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幼儿热

中草药2021-06-16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小儿胃

中草药2021-06-16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婴幼儿

中草药2021-06-16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小儿功

中草药2021-06-16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子宫内

中草药2021-06-16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