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四逆散加减治反流性食管炎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6-12 20:11:43
养生之家导读:四逆散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产生炎症、糜烂或溃疡的一种疾病,临床以胸骨后疼痛、烧心、泛酸、嗳气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将其归属为“吐酸”、“胸痛”、“胃脘痛”、“梅核气”、“噎嗝”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应责之于肝失疏泄,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脾主运化,胃主通降,胃气以降为和,脾与胃相表里,共同完成饮食的传化过程。肝主疏泄,肝气疏泄条达可助脾之运化而升发清阳之气,可助胃之受纳腐熟而降浊阴之气。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土得木而达。”《血证论》也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如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木乘土,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或饮食失节,烟酒过度,损伤脾胃,或久病伤脾,脾失健运,木不疏土致使肝胃不和而出现泛酸、嗳气不止。明·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中论曰:“呕吐酸水之因,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本能生火,乘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总之,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气犯胃是其发病关键。

【病案举例】

燕氏等以四逆散合乌贝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并与36例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进行对照。治疗与观察方法:治疗组以肝胃不和为基本病机,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各有侧重:分为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三型。治疗予四逆散合贝散加味:柴胡9g,白芍15g,枳壳15g,甘草6g,乌贼骨2g,浙贝12g,苏梗12g,荷梗12g,白及12g,三七粉3g(冲服)。随症加减:脾胃湿热加黄连6g,竹茹10g;脾胃虚寒加黄芪15g,党参10g,姜6g;胃阴不足加沙参10g,麦冬10g,石斛10g。每日1剂,水煎2次,得药汁约200ml。服法:每次100ml,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20mg,每晨1次,口服;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口服。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药物服药期间均停用影响本病药物评价的其他药物。两组患者停药后均随访半年,根据复查胃镜判断是否复发。治疗结果:两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经t检验,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经组间配对t检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均有显着作用。内镜下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相比,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两组随访例数及复发情况根据半年后复查胃镜诊断判定是否复发。两组复发率相比,经组间X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

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苏梗、荷梗理气降逆;白芍、甘草柔肝缓急;乌贼骨、浙贝母制酸止痛;白及、三七粉收敛生肌。诸药合用,共奏抑木扶脾、和胃降逆、抑酸止痛之功。综上所述,四逆散合乌贝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疗效比较等方面与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相比,二者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在防治远期复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临床中,往往有经西医常规治疗无效的本病患者,经四逆散合乌贝散加味治疗而收奇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四逆散加减治肾移植术后

中草药2021-06-12

四逆散加减治淋病后及非

中草药2021-06-12

四逆散加减治输尿管结石

中草药2021-06-12

四逆散加减治多囊肾医案

中草药2021-06-12

四逆散加减治二阴综合征

中草药2021-06-12

四逆散加减治慢性前列腺

中草药2021-06-12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