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5~50岁。本病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多发生于黏膜下及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位于宫体下部及宫颈的肌瘤,可压迫盆腔组织及神经,引起下腹坠痛及腰背部酸痛。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临床应用】
以1979年5月至1980年4月在日本藤枝市立医院妇产科确诊为子宫肌瘤的70名患者为对象。治疗时间是一年左右。处方用药的选择是根据中医诊断进行的,每二周到一个月将药方加减变化一次,不配合其他西药。剂型的选择52%是煎剂、丸剂,48%如是浸膏剂。
使用方剂绝大多数为活血化瘀剂,也常使用防风通圣散、通导散、芎归调血饮等多种药物组成的处方。加减用药多选用三七、红花,桃仁、牡丹皮、土鳖虫等。使用超声、计算机断层摄影测量肌瘤的体积和用三维组合图像来观察肌瘤形态的变化。结果70例中无症状者6名,有月经过多者61名,痛经者57名,经前紧张症者55名,三种症状有一种者64名,用中药治疗一年后经前紧张症改善率68%,月经过多55%,痛经44%。治疗后有5例怀孕6例因症状恶化或肌瘤增大而施行了手术治疗。
【病案举例】
温某,42岁。生育二胎,人流三次。有高血压、发作性心动过速史,不规则子宫出血持续6个月。1979年5月21日因大里宫血休克急诊入院,检查发现有大于拳头的子宫肌瘤。化验:Hb9.8g/dl,Ht37%,红细胞200万/mm3,白细胞13000/mm3,血小板18万/mm3,FDP(-),Fe30g/dl,出凝血时间和尿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超声CT检查:肌瘤和内膜肥厚图像是2727cm3,整个肌瘤明显显示瘀血图像。在术前检查期间结合临床症状给予桃核承气汤后出血减少,服药第二天头痛、肩酸、手足麻木、下腹痛、腰痛、下腹部胀满消失,第三天子宫出血中止。第七天转经。经行畅利、量亦减少,失眠,嗳气等症状也未再出现。因而继续采用中药保守疗法。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曾单用或配合使用挑核承气汤、四物汤、芎归胶艾汤、温清饮、防风通圣散、柴胡疏肝汤(一贯堂)等8个月后超声CT则见到子宫体积缩小到108cm3,子宫内膜平整并出现了肌层。9个月后贫血有改善Hb11.6g/dl,Fe46μg/d,治疗一年半后肌瘤进一步缩6gd,小自觉症状也得到明显改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