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急性扁桃体炎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6-10 17:33:03
养生之家导读:急性扁桃体炎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急性扁桃体炎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可分为充血性和化脓性两种,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及其他咽淋巴组织炎症。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近年发现有厌氧菌感染者。中医以咽部疼痛,喉核红肿,喉核表面附有点状、片状腐物为主要症状称为风热乳蛾。

认为导致发生风热乳蛾的外因为感受风热邪毒,内因为肺胃有热,内外邪毒交结,引起不同的病理变化。风热邪毒侵袭,首先犯肺,而咽喉首当其冲,邪毒搏结于喉核,以致脉络受阻,肌膜受灼,喉核红肿疼痛。若风热邪毒壅盛,乘势传里,或平素肺胃蕴热较重,复挟外邪上攻,搏结喉核、灼腐肌膜,煎炼津液,则致喉核红肿,或有腐物脓液,并见胃腑热盛之症。总的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病案举例】

1.刘某,女,8岁,发热、流涕、咽痛2天,体温39℃,面红耳赤,口干,咽部焮红,扁桃体Ⅱ肿大,伴脓性分泌物,小便短赤,大便干,两日未行。经西医抗炎解热治疗无效。遂于本方加减为银花、山豆根、薄荷、桔梗、连翘、赤芍、丹皮、黄芩、栀子、大黄、玄明粉、生石膏、竹叶、元参、生姜、甘草仅服1剂热退,继服3剂上症皆愈6

按:小儿脾胃稚弱,父母溺爱,嗜食肥甘厚腻,饮食不节易有积滞,壅结化热,致使抵抗力下降,易感外邪而患病,或者外感风邪往往影响脾胃之运化,稍有饮食不慎,每致乳食停滞,郁而化热,故临床多见表里俱实之感冒、扁桃体炎,用防风通圣散改汤剂随症加减收效甚佳。

2.徐某,女,10岁。于1994年4月26日就诊。患儿两天前感受风寒,素有大便秘结之习惯。诊见:无汗、头痛、咽痛、腹满、口渴、尿少,此次大便已3日未解。查见: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浮而数。咽部充血,两侧扁桃大I肿大,有脓点。证属风寒束表,表里俱实。治宜解表通里,疏风清热。处方:防风10g,大黄12g,芒硝10g(分3次冲服),荆芥穗10g,麻黄7.5,栀子10g,白芍7.5g,连翘10g,甘草7.5g,桔梗20g,滑石12g(先煎),薄荷7.5g,黄芩12g,白术7.5g,陈皮20g,水煎服,日服1剂,服3次。大便通则减芒硝,继服4剂,病愈。

3.丁某,男,6岁。1985年4月1日诊。昨晚起发热咳嗽,体温38.9℃某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发热,体温39.2℃,两侧扁桃体红肿如枣大、咽干口渴,微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微黄,脉象浮数。诊为风热乳蛾。病属肺胃蕴热,外感风邪,风火邪毒相传,夹痰瘀凝滞,互结于咽部所致。治宜疏风宣肺,清热利咽,以防风通圣散增损。

处方:防风、荆芥、薄荷、赤芍、桔梗、甘草各6g,连翘、栀子、黄芩各9g,川芎、当归各4g,大黄2g,滑石15g,生石膏25g(先煎)。服3剂后,汗出津津,便通热减,扁桃体红肿大减。原方去荆芥、防风,加鱼腥草、银花各9g。连服4剂而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碰撞乳

中草药2021-06-10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咳嗽晕

中草药2021-06-10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上半身

中草药2021-06-10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汗证医

中草药2021-06-10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温热狂

中草药2021-06-10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头痛如

中草药2021-06-10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