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嗜睡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6-08 17:10:17
养生之家导读:嗜睡常与睡眠过度相混,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嗜睡常与睡眠过度相混,而今所提病例诊断符合王笑中主编《神经统疾病症候学·发作性嗜睡病》,均无 kleine-Levin-症候群及Pikwickian型发作,故可与睡眠过度症相鉴别。发作性嗜睡病的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为时短暂,反复发作的不可抑制的嗜睡。包括4种症状:睡眠发作,猝倒,睡眠麻痹,催眠幻觉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亦无特效。本病不同于中医之“多寐”,根据临床观察可辨证为气虚血滞。《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曰:“脾胃之虚怠情嗜卧”。脾虚胃弱,失去运化输布及统摄血液之功,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再则散发性脑病及脑损伤后,瘀血未能尽去,气虚血滞故呈发作性嗜睡病。

【病案举例】

周氏治疗一患者:胡某,女,37岁,工人,于1994年4月4日入院。发作性嗜睡5个月,加重2天,6个月前,因骑自行车与三轮车相撞,头部着地,诊断为“脑挫伤”,治疗后好转。但食欲一直不振。于入院5个月前晨起时出现嗜睡,呼之能应,但无力讲话,无力起床。约上午9点嗜睡自然消除,起床后步行上班,未予治疗。4个月前再次复发,症状如前。2天前之中午突然昏倒,无抽搐,约2~3min后自然苏醒。入院检查未引出阳性体征。脑电图示“轻度异常”。头颅CT扫描“双侧苍白球钙化,颅脑他处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提示:“脑动脉弹性减弱;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血管弹性减弱”。诊断为发作性嗜睡病、脑血管痉挛。静脉予以能量合剂、脑活素、丹参液,口服氟桂利嗪、谷维。,。

素均无效。每周复发约3次。于4月20日上午,独自步行到医院时,再次出现无法抗拒的睡眠欲,坚持步行时几欲跌到河里,进病房后卧床睡眠约20min自然苏醒。舌淡、苔白,脉细。停西药改拟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赤芍、川芎、当归尾、桃仁各12g,地龙、石菖蒲各10g,黄芪120g,酸枣仁30g,合欢皮5g,红花、远志各6g服药14剂未发作。停药观察7天仍未发,于5月27日出院。后追访4个月未复发。

按:补阳还五汤能补气、活血通络,加石菖蒲一药“开心孔,补五脏…能助人振奋精神。远志振作心阳,而益人智慧矣”《本草正义》。从而达到气旺而促进血液运行,祛瘀而扶助正气,精神内宁,嗜睡病除矣。

张氏37治疗患者李某,男,36岁。1994年8月12日初诊。述3年来身体乏力,动则心慌气短。近1年来时感头晕眼黑,昏蒙欲睡,睡后不易醒,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未能确诊,察其体微胖,面色苍白,唇色暗,舌淡紫、苔薄白,脉细弱。察其脉证,诊为气虚血滞,神失所养。治当补气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药:黄芪45g,当归、川芎、地龙、茯苓、赤芍各9g,桃仁、红花各6g,水煎服,日1剂。6剂后复诊,诸症稍减,微觉脘闷,纳呆。遂予原方加枳壳6g,焦三仙各12g。以健脾消食理气。更服6剂,诸症大减,精神转佳。守方30余剂,诸症消失。嘱其服补中益气丸善后。3个月后随访已如常人。

按:本例嗜睡证属气虚血滞,清窍失养,气虚为本,虽未致瘀,但血脉滞涩,亦与原方主证相合,正所谓“证同治亦同”。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产后硬

中草药2021-06-09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局限性

中草药2021-06-09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斑秃医

中草药2021-06-09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双手发

中草药2021-06-09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皮肌炎

中草药2021-06-09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皮肤瘙

中草药2021-06-0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