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五苓散加减治胃痛浮肿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6-03 11:21:28
养生之家导读:夏月贪凉,寒邪直中胃肠之间,膜原之下,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黄某,女30岁1993年6月12日诊。7天前中午,天气炎热,三夏繁劳,热渴交作,饮冷水拌生蜂碗饮后片刻即觉胃脘部疼痛不适,又强劳至傍晚。胃脘部剧痛,泛泛欲吐,饮热水后稍舒。次日早上胃痛加剧,不能进食,强食则吐,伴见全身浮肿,尿清而少。曾在某院按“肾炎”、“胃炎”中西药杂投治疗7天,效果不佳。诊见:胃痛,按之不减,得温稍舒周身浮肿,皮色鲜明,按之没指,口淡无味,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紧。查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诊断:胃痛、浮肿,治宜温胃散寒通阳化气予良附丸合五苓散:高良姜18g,香附、白术、茯苓、猪苓各9g,桂枝6g,泽泻15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剂后胃痛减半,浮肿见消。守方继进2剂,诸症悉除而告愈。13按:本例患者,以胃脘痛与周身水肿为主症二者在文献中分别于“胃脘痛”与“水肿”中讨论。在临床上二者合病较少见。寒性收引,主痛。夏月贪凉,寒邪直中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寒与湿合而内侵,滞留中焦;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水湿不得下泄,泛于肌肤发为水肿,方中以良姜倍香附,功专力宏,温胃散寒,配香附宣通中焦枢机,合“五苓”通阳化气利水,切中病机,使寒邪得散,脉络通而胃痛止,阳气通水气化而浮肿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五苓散加减治烦渴不解医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发热、吐泻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臂部疼痛医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自汗医案、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奔豚医案、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大瘕泄医案

中草药2021-06-03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