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6-02 20:26:55
养生之家导读:当归四逆汤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疼痛为其最主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痛经、盆腔痛及性交痛等,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正中及腰骶部,呈坠胀痛,并进行性加重,疼痛剧烈而需要卧床休息或服用止痛药,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以继发性、进行性加重为特点,常伴有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门坠痛等不适,严重者并伴有冒冷汗、恶心呕吐、晕厥等,有的使用镇痛药亦不能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中医学典籍中未见相对应的病名,而“痛经”、“症瘕”、“无子”、“月经不调”等篇中论及了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的病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对后世医家认识、研究本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经云:“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由于“寒则血凝泣”,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不畅而成瘀滞,血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当阳气亏损,寒邪内凝,冲任之脉失其调畅,经水无法畅行,不通则痛,发为痛经。又如《妇人大全良方》曰:“若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结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痛。譬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亦同样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系阳气内虚,寒湿凝滞下焦,阳不足以温煦筋脉,遂致寒凝血瘀,血脉不通而作痛。所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病机当以血瘀为标,阳虚寒凝为本。根据“治病求本”、“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治则,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当重视应用温阳之法,宜采用扶阳、温经化瘀治法。

【临床应用】

火神派传人卢崇汉3认为扶阳温通为治诸痛证之要法,并认为附子暖命门而破阴凝,堪称扶阳第一要药且附子虽能通行十二经络,又善达海底,直暖胞宫,实为痛经治疗第一要药。本观察表明,本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疼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运用。黄艳辉等3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方药组成: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5g,细辛3g,炙甘草10g,通草10g,大枣8枚,乌药10g,熟附子10g,生姜10g。每日1剂,早晚分服。3个月为1疗程。总有效率91.18%

【病案举例】

姜某,女,30岁,未婚,1994年9月诊。诉每次月经来潮前一天腹痛不已,痛甚时手足厥逆,冷汗出,服止痛药亦不能缓解。月经过,,

后,一切如常。近半年来痛经愈加严重,某医院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遍服中西药物,疗效不佳。现为月经前期,腰腹胀痛,下坠不适,面色的光白,语音低微,舌苔白腻,脉细滑。证属寒湿凝滞,经络欠通,卫阳不足,血行不畅。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经,兼以化湿止痛。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芍药、桃仁、杜仲、补骨脂各12g,桂枝、吴萸、枳壳、蒲黄、五灵脂各10g,细辛、木通各g,薏苡仁24g药服5剂,月经来潮,虽腹痛但能忍受。后在此方基础上加三七粉6g,并配合口服消症散结胶囊(本院制剂),痛经基本解除35

按:本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并伴手足厥逆,冷汗,面色白等一派寒象,又有语音低微,参其舌脉,确有阳虚血不足之征,故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经兼以化湿止痛。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和营;桂枝、细辛辛甘而温,温经散寒,加吴茱萸温性更强;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补血通阳;更加木通通经脉;白芍、炙甘草相配以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加杜仲、补骨脂扶阳通络,桃仁、枳壳、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疏畅血脉以推动血行,以起缓解“血凝泣”之用,使脉道得以通畅。温之则寒散,寒散则瘀滞可消,瘀消痛止。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血小板

中草药2021-06-02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声带水

中草药2021-06-02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过敏性

中草药2021-06-02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慢性鼻

中草药2021-06-02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赤白游

中草药2021-06-02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皲裂医

中草药2021-06-02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