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痒
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称为“阴痒”,亦称“阴门瘙痒”。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外阴瘙痒症、外阴炎、阴道炎及外阴营养不良。
本病严重时影响生活和工作,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与外阴营养不良、阴道炎、外阴周围寄生虫感染,阴部不经常清洗、或有不洁性交、局部湿疹、皮炎、药物过敏,还有糖尿病、维生素A、维生素B缺乏等疾病有关。
【病案举例】
吴某某,54岁。绝经8年,近3年来,出现阴部瘙痒,且逐年加重,伴腰膝酸软,失眠,耳鸣,畏寒,皮肤干燥,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及子宫均萎缩;血糖测定正常。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追问病史,45岁时,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失血较多,第2年即绝经。治以当归四逆汤加味。药用当归12g,细辛6g,桂枝10g,赤白芍各12g,生姜6g,甘草6g,大枣5枚,益母草30g,黄精15g,丹参20g,首乌30g,鹿角胶(烊化)10g,阿胶(烊化)1g,白鲜皮12g,1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7剂后瘙痒开始减轻,共服药35剂,瘙痒完全消失,其余症状也消失。患者怕复发,要求上方配制成丸药巩固治疗。
又治疗1月停药,半年后随访,再未复发。
按:本例年逾五旬,虚实夹杂,辨证属血虚阳虚,阴部失于温养滋润,生风而痒。当归四逆汤中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桂枝、细辛温经散寒,甘草、大枣补中益气,通草通行血脉。合为养血通络,温经散寒之剂。加益母草、丹参、首乌以和血调血加黄精、阿胶、鹿角胶以扶正补虚;加白鲜皮以止痒治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