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五苓散加减治心悸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6-01 16:50:38
养生之家导读:五苓散化气行水,肉桂人肾经;温肾阳化寒水红参大补元气,医久病体弱,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1.徐某,女,72岁,工人,2004年5月18日初诊。诉心慌,胸闷,乏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半月余,活动后加重。伴腰痛,畏寒,小便少,舌暗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迟。检查:心电图示。,。。

心肌缺血。高血脂,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级病史。证属心肾阳虚,水气凌心。治以温阳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加味。方药:茯苓15g,泽泻20g,白术20g,猪苓20g,肉桂10g,红参10g,车前草30g,远志15g.上方共进12剂,水肿消,心慌,乏力基本消失,惟劳累后稍不舒。

按:患者年高体胖,且患多种疾病,心功能严重不全,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阳,肾阳虚衰致水寒不化,上凌于心而发本病。

五苓散化气行水,肉桂人肾经;温肾阳化寒水红参大补元气,医久病体弱;车前草滑利肾经,利水作用缓和而持久,保钾且强心,正合本案阳虚水泛病机;远志宁心安神。全方共同作用使阳气旺,寒水化,心神宁,诸症皆除。

2.王某,男,28岁;1995年12月10日初诊主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1周,曾以“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经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治疗,无明显好转,遂寻求中医治疗患者心悸乏力,胸闷气短,潮热汗出,心烦不寐,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辨证属心悸(气阴两虚,邪热内扰),治以滋阴清热,养血宁心,以加减复脉汤治之。处方:炙甘草10g,生地18g,白芍12g,麦冬15g,阿胶(烊化)10g,黄芪15g,黄连9g;黄柏9g,丹参15g,柏子仁15g,麻子仁15g,服药6剂后早搏消失,但仍潮热汗出,心悸气短干呕呃逆,脉细弱,舌红而干。患者邪热渐去,胃阴受伤,前方去黄连、黄柏之苦寒,加沙参、玉竹、白扁豆、桑叶、天花粉养阴和胃,龙骨、牡蛎镇心安神,固摄津液。脉细弱,则为气虚欲脱之象,故加西洋参9g以固正气。

再服12剂,胸闷气短消失,出汗减少,嘱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前方继服1个月,复诊言无不适,查心电图正常。34按:患者初因卫外失职,致温邪侵心。温病易损阴液,如因误治或汗之不当而兼汗出无所主者,导致营阴被劫,心气亦受损伤。汗乃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则津亏血伤,而津血的补充来源于中焦,由于脾胃中气虚甚,不能纳化水谷变精微以生血于是心阴亦亏,故见心悸,气短,胸闷乏力,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善后,使胃气得复,汗源得培,再加用大剂量养血宁心之剂,如丹参、柏子仁等药,诸症消失而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五苓散加减治烦渴不解医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发热、吐泻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臂部疼痛医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自汗医案、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奔豚医案、

中草药2021-06-03

五苓散加减治大瘕泄医案

中草药2021-06-03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