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血精(慢性精囊炎)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5-31 15:30:44
养生之家导读:精液中混有血液即为血精症。一般呈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带有血丝,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精液中混有血液即为血精症。一般呈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带有血丝。根据病变性质不同及含血量的多少可以表现为肉眼血精,含血凝块及镜下血精。其病因以精囊及前列腺的炎症为多,亦可由结核、血丝虫、结石、损伤等引起,其中以精囊炎最为常见;一些肿瘤如精囊、前列腺癌,精阜乳头状瘤,良性前列腺肥大也可引起血精,精索静脉曲张以及一些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血精。

按照中医的病因分析,血精症属淋证,主要是湿热蕴结于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另外,肝郁气滞时气滞不宣,气火郁于下焦,影响膀胱之气化,亦可出现此证。《素问》中称小便痛为“淋”,《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并称“淋之为病,小便为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说明小便不爽、尿道刺痛或带血是淋证的主症。《素问玄机原病式》称“小便涩痛,《景岳全书·癃闭论治》

称“溺管疼痛”。在治疗上,多以清热化湿、舒肝理气为主。

【临床应用】

高氏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血精症,取得显着疗效。1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38.4岁;病程半年~6年,平均2.4年。经西医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血精5例;精囊炎所致血精7例;慢性前列腺炎并精囊炎所致血精2例。治疗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基本方:小茴香6g,延胡索15g,没药15g,当归15g,川芎10g穿山甲6g,赤芍15g,桂枝10g,蒲黄10g,五灵脂10g,三七粉(冲服)3g,王不留行30g,益母草15g,白茅根30g,茜草根15g,川牛膝15g。湿热下注者加苍术15g,黄柏10g,薏苡仁30g;阴虚火旺者加知母15g,黄柏10g,女贞子15g,墨早莲30g;肾阳不足者加巴戟天10g,沙苑子15g,菟丝子15g。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口服。另以本方药渣煎汤1000ml,趁热先薰洗阴部,待温度适宜时再坐浴15分钟,每晚1次。嘱患者在治疗期间节房事,忌辛辣酒食,保持心情舒畅。14例患者,治愈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时间最短21天,最长2个月。5

【病案举例】

张某,男,40岁,农民,1992年9月30日初诊。主诉:发现血精10个月。于10个月前初觉小腹部隐痛不适继之排精时阴茎作痛,并发现暗红色精液,经泌尿外科检查诊断为:精囊炎先后用中西药及理疗等法治之,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舌质暗淡,脉沉细。化验精液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前列腺液检查正常。诊断:血精(慢性精囊炎)。以少腹逐瘀汤治之。处方:小茴香3g,干姜2g,延胡索6g,五灵脂9g,没药6g,川芎6g,当归9g,生蒲黄6g,肉桂3g,赤芍10g,服上药7剂,排精1次,阴茎作痛减轻,精液转为淡红色。继进上方21剂,症状完全消失,化验精液常规正常。又用10剂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身体健康。

按:此案病发于冬,寒中下焦,寒性凝滞,气血瘀阻。不通则痛,则小腹疼痛,久则络脉受损,血不循经,溢于精室;精血混杂,色呈暗红。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活血,使瘀祛新生,血归于经,则顽疾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皮肤瘙

中草药2021-05-31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精神分

中草药2021-05-31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睾丸鞘

中草药2021-05-31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阴囊血

中草药2021-05-31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男性不

中草药2021-05-31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不射精

中草药2021-05-31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