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周仲瑛咳喘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3-17 15:35:13
养生之家导读:周仲瑛咳喘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都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咳喘方

【配方组成】炙麻黄4g,炙桂枝6g,生姜3g,细辛3g,法

半夏10g,炒白芍10g,五味3g,炙甘草3g,炙紫菀10g,

炙款冬花10g,炒紫苏子10g,连钱草15g,桔梗5g

【作用与功效】温肺化饮,助阳破阴

【适应证】咳喘.

【周氏临证心得】曾治杨某,男,75岁.初诊(2003-04-22):去年夏季因热当风贪凉,诱发咳痰鸣,经抗菌消炎治疗后咳喘好转,但仍痰多,此后稍有受凉则咳嗽痰多,服中药少效,用头孢呋辛,先效后不效,反见加重发热,查血液流变学示全血黏度高.最近住院1个月,虽有减轻,但难控制,目前时有咳嗽,遇寒加重,色白多沫,咳吐尚可,怕冷,胸背冷甚,二便尚可,脉细滑,间有不调.

回顾病史,既往查有冠心病、慢性房颤、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史等.血压常用服复方罗布麻片而控制,苔黄薄微腻质暗紫.测血压126/80mmHg.陈寒伏饮,肺失宣畅.

二诊2003-04-29):自煎服药一剂,自觉冷感有减.代

煎服药,效果不显,痰黏色白起泡沫,胸背怕冷,夜晚口干,二便尚调,苔薄黄质暗有裂,脉小滑.治守原意观察.上方减连钱草.21剂.

三诊(2003-05-20):温肺化饮,助阳破阴,背冷十减其五,自觉气道有痰,作咳,但痰量减少,咽喉亦有痰阻,稍觉口干,大便偏干,苔薄黄质暗脉细滑.上方加炙白前10g泽漆12g,改五味子(杵)5g7剂.

四诊(2003-05-27):胸背冷感缓解,大便日行1次,口

干减轻,偶有微咳,有痰不多,食纳知味,苔黄薄腻质暗红多裂,脉细.二诊方加黄芪6g,白术10g,防风6g.14剂.

五诊(2003-06-10):咳减痰少,怕冷减轻,接近常人,

但对冷热调节功能尚差,咽喉有痰,薄质暗,脉细.寒饮伏肺,肺虚热郁.二诊方加黄芪12g,白术10g,防风6g,陈皮6g;14剂.

六诊:身半以上冷感不净,咳平,偶发2~3次,痰少,

咽喉有痰,无汗,口渴已减,苔薄黄腻质暗红,脉细.继服上方.

患者咳嗽近1年,虽无明显外感表证,但胸背怕冷较着,咳嗽遇寒加重,咳吐白痰,当属表邪未能宣散,痰饮内结,以致咳嗽迁延反复,难以痊愈.治拟温散伏寒,宣通肺气,达邪外出.以散寒解表,温肺化饮之小青龙汤为主方,并用桔梗宣肺祛痰,紫菀、款冬化痰以加强温肺化饮之力,另加紫苏子降气化痰,连钱草止咳平喘.通过温肺化饮,助阳破阴治疗,外寒得以部分消散,故胸背冷感减轻,咳嗽缓解.

由于陈寒伏饮非一日之功所能消散,故加用白前、泽漆以增化痰之力.通过以上治疗,咳嗽渐近平息,但肺虚卫弱之状又较突出,遂转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善后.

【解读赏析】哮喘的反复发作是体质内在因素和外感时邪相合的病理反应.诚如《时方妙用》说:"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这与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而有外源性及内因性过敏抗原的观点颇相吻合.

内因性包括遗传过敏体质,体力衰退,机体免疫功能

失调,精神刺激及病人呼吸系统内的病灶或细菌产物;外因性包括气候变化,接触外界过敏原(如食用鱼虾、吸人天花粉、尘螨等),非特异性刺激因素过敏(如煤烟、油漆、香料等)哮喘长期反复的发作往往由于内因过敏体质与外源过敏原的交叉激发,呈现"混合型"的特点.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分析,支气管哮喘以"痰"为病理的重要环节,表现为支气管、细支气管的肥大、增生,腺体分泌黏液亢进.然痰伏于肺,平时可不发病,如外有非时之感,即为过敏原诱因触发,则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搏击,闭拒气道,发生变态反应.由于气道阻塞,肺管因而狭窄,肺气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同时气体的出入,又复激动停积之痰搏击有声,故产生哮鸣.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叶漳深咳喘方治疗咳嗽哮

中草药2019-07-1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