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郭子光外感高热三阳治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适应症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3-09 14:48:02
养生之家导读:外感高热三阳治方可养阴生津,清热解毒,配方组成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配方组成】柴胡20g,葛根20g,黄芩20g,金银花20g,连

翘20g,防风15g,羌活15g,法半夏15g,大青叶15g,知母15g,板蓝根30g,谷芽30g,石膏50g,甘草10g.服2剂,1日1剂.每剂煎2次,首次淡煎(煮沸10分钟),二次浓煎(煮沸3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分4次(日3服夜1服)服完.

【作用与功效】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适应证】寒温合邪,三阳合病.

【郭氏临证心得】曾治黄某,男,52岁,自测体温39.2℃(上午11时),恶风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口苦欲呕,咽喉干微痛,口渴喜冷饮,心烦,四肢烦软,两小腿疼痛,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二日未排.查其体质中等,神志清楚,面色红光,唇红而干,舌质红苔白干,脉浮数.辨治:本案乃寒温合邪,三阳合病之患,当寒温合法,三阳并治,用柴葛羌防、银翘大板加白虎合方以治.处方:柴胡20g,葛根20g,黄芩20g,金银花20g,连翘20g,防风15g,羌活15g,法半夏15g,大青叶15g,知母15g,板蓝根30g,谷芽30g,石膏50g,甘草10g.服2剂,1日1剂.每剂煎2次,首次淡煎(煮沸10分钟),二次浓煎(煮沸3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分4次(日3服夜1服)服完.进清淡饮食.

1999年8月29日二诊:上方服1剂,当天夜半汗出身凉,昨晨排大便1次,量甚多,诸症缓解.已服完2剂,体温一直正常,继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收功.

【解读赏析】郭先生曰,本案一诊方,以柴葛羌防解太阳之表而散风寒,银翘大板清解卫分而散风热,其中有小柴胡之主药以和解少阳,白虎汤之主药以清泄阳明,药味不多而面面周到,药皆重剂而有针对性.郭先生说如此制方治外感高热病例当以百计,大多1剂即热退身凉,诸症缓解,历治不爽.若汗不出或汗少而热势高者,有时加薄荷、青蒿之类.服上方后,一般随着热势顿挫,体温下降,脉静身凉,诸症随之缓解,而与注射柴胡针退热的情况大,不一样.后者大汗出,体温降,往往症状(如身痛恶寒乏力饮食等)缓解不明显.

凡体温在39~40℃,称为高热;体温超过40℃时,称为超高热.皆因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本身功能紊乱所致.高热、超高热的原因,一般以感染性为常见,西医学的处理原则是在诊断未明确前,一般不用解热药,鉴于高热时人体消耗很大,必须尽快找出原因,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同时进行.

中医将发热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就高热而言,多为外感引起,其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传变速,临床可见体温骤升、寒战、身灼热、烦渴、脉数等症,初中期多属实热,后期常有气阴损伤.至于内伤发热,则起病较缓,病程长,热势不高而多间歇或波动无常,其热多为虚热,或本虚标实之证.

柯韵伯《伤寒论注》有"发热以拒邪"之说,认识到发热是人体抗拒病邪的反应.但发热必耗气阴,尤其是高热最易伤耗气阴津液,甚至炼津为痰,迅速酿成入营血、陷心包、阻心窍的病变.所以,凡高热病人,除审证求因,从本论治之外,适当采取对症治疗,暂退高热以治标防变也很必要.外感发热,多是寒温合邪,表里同病,很少单纯的风寒外感或温邪上受,而且往往三阳合病(只是孰多孰少的问题有的太阳病多,有的阳明病多,有的少阳病多,如此而已),治疗上寒温不可偏废.

一般来说,热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疾病的进退和预后,也是验证治疗效果的标准.各种生物体的感染可致发热,其他一些非传染性因素如无菌炎症、恶性肿瘤、变态反应疾病和某些类固醇(原胆烷醇酮)、氧化锌烟尘均可引起发热.

发热伴随症状,具有定位意义的症状可确定病变系统,为初步臆断提供线索.如伴咳脓痰、胸痛,考虑肺部疾病;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者,多为胃肠道炎症;伴黄疸、右上腹痛应注意肝胆感染;伴意识障碍、头痛抽搐者,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伴腰痛及膀胱刺激征者,多为泌尿系感染等.注意全身情况、面容、皮肤、淋巴结等检查.如伴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者多提示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伴休克征多为感染性休克.急性感染多呈急热病容;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伤寒、副伤寒多为无欲貌等.注意皮肤有无皮疹及出血点,伴玫瑰疹如伤寒,伴出血点考虑败血症或心内膜炎等.局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局部有急性炎症;全身淋巴结肿大要排除白血病、淋巴瘤、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发热伴胸部体征如肺部有干湿性啰音或实变体征应考虑呼吸系统感染;伴肝脾大应考虑血液病、风湿性疾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伴关节肿痛应考虑风湿热、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局部感染等;伴脑膜刺激征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征象者,多提示为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伴腹痛如右上腹痛可见于胆囊炎、胆石症、化脓性胆管炎、肝炎、右下大叶性肺炎等,右下腹痛可见于急性阑尾炎、局限性肠炎等,全腹痛多见于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