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姜春华外感风寒,七清三解法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3-08 21:22:09
养生之家导读:姜春华外感风寒,七清三解法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外感风寒,七清三解法

【配方组成】白芍10g(桂枝5g同炒),酒黄芩6g,淡豆豉10g,炒栀子6g,厚朴4.5g,瓜蒌24g,炒枳壳4.5g,苦杏仁10g,薤白10g,桔梗4.5g,芦根15g,白茅根15g,炙甘草梢3g,大枣3枚,生姜3片.

【作用与功效】清里透邪,解表祛湿.

【适应证】感冒发热.

【施氏临证心得】曾治张某,男,50岁.1952年4月3日1周前,晚间外出沐浴,出浴室返家途中即感寒风透骨,汗闭不出,当夜即发高烧,鼻塞严重,周身酸楚.服成药,汗出而感冒未解,寒热日轻暮重,口干,便结,胸闷不欲食.舌苔黄厚,脉洪数有力.浴后感寒,腠理紧闭,阳气,不得发越,遂致高热,虽服成药汗出而寒邪化热不解,必清里以导邪出,拟七清三解法治之.处方:白芍10g(桂枝5g同炒),酒黄芩6g,淡豆豉10g,炒栀子6g,厚朴4.5g,瓜蒌24g,枳壳4.5g(炒)苦杏仁10g,薤白10g,桔梗4.5g,芦根15g,白茅根15g,炙甘草梢3g,大枣3枚,生姜3片.

【解读赏析】施氏曾谓:"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气冷冽,此四时之正气.若气不适其候,正不御其邪,皆能为患,故四季均有外感病.然分其大类不外风寒与温热二者.其中又可再分传染性及非传染性两种,如流脑、乙脑、伤寒、猩红热、麻疹等皆属传染性者,如感寒、中暑等则为非传染性者.

余意不论其为外感风寒或温热,不论其为传染性或非传染性,必须外因内因结合起来看.六淫疫疠之邪皆为外因,若单纯外因亦不均能致病.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其传染性颇大,传播感染最为广泛,然而流行区域亦非百分之百均染是病又如夏日酷暑,温热蕴郁,但中暑究竟不是多数.‘邪之所凑,其所必虚’,外因通过内因始生作用,确为至理名言.外感热性病多属内有蓄热,外感风寒,治疗时应既解表寒,又清里热,用药时表里比重必须恰当.余治此类病有七解三清(即解表药味和清里药味之比例为七比三,余此类推)、六解四清、五解五清、四解六清、三解七清之说,虽属个人杜撰,但在临床中亦示明表里比重关系至切,较为实用.外邪入侵必予出路,万不可闭门逐寇.其出路有三,为汗及二便,在表多以汗解,在里多以二便而清,因此,分清表里最为重要.而过汗则伤津,过下则正衰,若引邪由膀胱水道外出,则较为妥帖.芦根、竹叶、滑石、荷梗之类,既不伤津又可清热.若予浮萍,则外邪可从汗尿两途而去."诸清诸解,比例不同,药物途径有异.然据证而酌,予邪出路,求其一逐,经验珍贵.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方和谦燥咳,喷嚏,外感风

中草药2021-03-13

姜春华温病上受,七清三

中草药2021-03-08

外感风寒颗粒孕妇、小孩

中草药2019-12-17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