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麻黃附子细辛汤治疗太少两感症(阳虚感冒)医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9-04-02 19:10:17
养生之家导读:麻黃附子细辛汤治疗太少两感症(阳虚感冒)医案。

本方为温阳解表的代表方,主治太少两感证。为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又兼发热恶寒、脉沉。方用麻黄发汗散寒解表,附子温经回阳,细辛散少阴寒。合用,温经解表。常用于虚寒性头痛,急、慢性肾炎,肾积水,肾绞痛,低血压,心脏病,哮喘,鼻炎等属虚寒者。

【案】太少两感症(阳虚感冒)

族奶祝某,女,65岁,1985年2月10日诊。

平素体虚,易感外邪,每感即迁延月余方愈。近因感寒后恶寒发热(体温37.7℃),清涕,微咳,整日困倦思睡,如此已3日,某医给人参败毒散2剂无效,适余从中医学校进修放假回家,族叔邀余诊治。

刻诊:感冒3日,恶寒发热,困倦思睡,纳差肢微冷,舌淡嫩苔薄白,脉沉弱。余平脉审证,辨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太少两感证。《伤寒论》曰: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治以扶阳解表,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10g,附子15g,细辛10g,炙甘草10g。2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2剂,热退寒除,全身轻松,食欲开,诊脉转为浮缓无力,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3剂以善后,3天后康复如初。

按:本例高年体虚外感,既有恶寒发热、苔薄白之太阳表证;又有困倦思睡、纳差肢冷、脉沉等少阴阳虚之里证。辨为太少两感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两投而中。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附子汤化裁治疗身痛(阳

中草药2019-05-07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