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多于女,约80%见于20~50岁之间。发病时上腹部疼痛,饱胀感,烧灼感及消化不良等,多在进食后不久出现,持续1一2小时后逐渐减轻至消失。另外伴有暧气、反酸、恶心、呕吐。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于饭后1/2-2小时发作,持续1一2小时在下次进食前已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于饭后2一3小时开始,持续到下次进餐后才缓解。夜间疼和空腹痛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见。
病情较重者,可反复呕吐,甚至上消化道出血而有呕血及黑便等。
[中医治疗]
方1艾叶一钱(盐卤炒)
用法:水煎服用(适虚寒胃病久不愈,手按得热则痛减)。
方2黄芩、赤芍等量
用法:水煎当茶饮。
方3乌贼骨一两,甘草五钱,瓦楞子(煅)二两。
均研成细末,每次服半钱至三钱,每日3次。
方4元胡五两,甘草四两,乌贼骨六两。
研成细末,每次服一钱,日服2次。
方5白屈菜一至二钱
用法:水煎服,分2次。
方6乌久散(乌贼骨85%,浙久母15%,共细末。)
用法:每次1钱,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方7白芨粉
用法:每次1钱,每日3一4次。(适胃酸多,出血的病例有一定疗效)。
方8安胃丸(蜂蜜和桔矾按2:1重量配成。)
用法:每次饭后服1钱,日服3次。
针灸:
体针:主穴:中腔、足三里、内庭。
备穴:内关、阴陵泉。
先刺双侧足三里,如疼痛剧烈伴恶心时,针内关透外关。隐痛配阴陵泉。
耳针:取穴骨、十二指肠、配神门、交感。
穴位埋线疗法:适用于缓解期病人,促进肌体功能。取穴:胃俞透脾俞(双侧)及中脘上脘,可分期进行,每隔5一7天一次。
[西医冶疗]
方1饮食采取少食餐的方式,保持胃内经常有少量食物进行消化。食物可选豆浆、米汤、蛋汤等易于消化,少刺激性,及不至于引起胃酸分泌中大量增加为原则。病情好转后改为半流食-—软食——普通饮食。
方2胃舒平
用法:口服每次2一4片,每日3一4次。
方3三矽酸镁(制酸解疼,促进溃疡愈合)
用法:口服,每次0.6克,每日3次。(青光眼禁用)
方4氢氧化铝(制酸解疼,促进溃疡愈合)
用法:口服每次0.6克,每日3次。(青光眼禁用)
方5氧化镁(制酸解疼,促进溃疡愈合)
用法:每次0.2一1克,每日3次。(青光眼禁用)
方6阿托品(抑制胃液的分泌,消除胃滑肌和血管的痉挛)用法:口服0.3毫克,每日3一4次。
皮下注射0.5毫克。(青光眼禁用)
方7颠茄酊(抑制胃液的分泌,消除胃滑肌和血管的痉挛)用法:口服每次0.5一1毫升,每日3一4次。(青光眼禁用)方8胃复康(解疼药)
用法:口服每次1毫克,每日3次。(青光眼禁用)
方9溴苯辛
用法:每次50毫克,每日3一4次。(青光眼禁用)
方10维生素u(促进愈合)
用法:口服每次50一100毫克,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