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 Bufo melan 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收集干燥而成。辛,温。有毒。归心经。具解毒,止痛,开窍醒神之功用于疮痈疗疽,咽喉肿痛,龋齿作痛,慢性骨髓炎;中暑吐泻,腹痛神昏中风昏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证。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1)循环系统:轻者心悸,心跳慢,也可呈性心动过速,并可伴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示ST段斜形下垂,T波低平或倒置,并可互相融合,与洋地黄型ST、T波改变相似;重者可出现窦房阻滞,房室分离,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的传导阻滞可导致阿一斯氏综合征。
(2)消化系统:上腹部闷胀不适,流涎,恶心呕吐。口腔粘膜可出现白色斑块。部分病例尚有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致脱水。
(3)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嗜睡,出汗,口唇及四肢麻木,膝反射迟钝或消失,但患者神志多清楚。严重者因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而发生惊厥。
(4)呼吸系统:中毒晚期可有呼吸变浅变慢、不规则,口唇青紫,终至呼吸衰竭。本病发展迅速,一般中毒症状在治疗后1~12h多渐消失,如未及时治疗,重度中毒患者可于食后迅速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出汗、脉搏细弱、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5)鲜蟾皮外敷时,除可产生全身中毒症状外尚可引起荨麻疹样皮疹。蟾酥误人眼中可引起眼睛红肿,剧痛,羞明流泪,甚至失明。
【病案示例】
患者,男,25岁。因后颈部疮肿,口服黄豆大小蟾酥3块服后约半小时觉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倦息无力,胃部极度难受,恶心伴剧烈呕吐,始为胃内容,继为大量淡黄色粘液,并时吐泡沫,口角流涎体检急性病容,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口唇发绀,双目无神,呼吸急促,全身冷汗,四肢厥冷,但神志清楚,诉嘴唇发麻。心率7次/min,心音纯。两肺正常。血压8/6.7kPa。脉沉缓无力。即针刺内关人中2穴;高锰酸钾水400mL洗胃,口服硫酸镁20g导泻,肌注可拉明2mL,静摘10%葡萄糖液500mL加维生素C1g,肌注阿托品0.5g2次;吸氧。约15min后病人躁动不安,病情迅速恶化,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距进服蟾酥时间不到3h
【作用机制】
酥主要对心脏有毒性作用,有类似洋地黄对心脏的作用,中毒时刺激迷走神经或直接损害心肌,引起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心电图检查可见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T波低平或倒置,ST段下降。最后因心脏停搏而导致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而致死。病检可见心脏呈舒张状态,心脏内充满流动性血液,心肌纤维断裂,外膜水肿及溢血斑点;心脑血管扩张充血,并有破裂出血;肺水肿及局限性肺气肿肺肝脾、肾、肾上腺血管均显著充血。
【使用注意】
1.蟾酥属大毒之品,服用中毒者屡见报道,尤其婴幼儿服用时更须慎重。
2.蟾酥制剂可引起妊娠子宫收缩,故孕妇禁用。
3.不宜与洋地黄并用,能加剧毒性反应。
4.不宜与止吐剂并用,能延误诊断或加重中毒反应。
【防治】
救治(1)催吐、洗胃、导泻,以减少毒物的吸收。(2)补液,促进毒物的排泄。(3)对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肌肉或静脉注射(4)出现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时,以异丙基肾上腺素1mg加入等渗葡萄糖溶液250mL中缓慢静滴,并根据心率调整滴速。(5)山莨菪碱对蟾酥毒性有显著对抗作用。(6)对症治疗。(7)蟾酥误人眼中可用紫草汁冲洗亦可用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8)鲜芦根120g捣汁内服可解蟾酥毒,生大黄15g开水泡药代茶饮,可减轻服蟾酥剂的副作用。
预防应用蟾酥制剂(包括蟾蜍、蟾皮等)应严格掌握剂量,并注意个体差异。入丸散常规用量为0.015~0.3g应用大剂量时应逐渐加量,注意随时观察毒副反应,尤其注意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应用蟾蜍偏方治病,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