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男,49岁。1992年1月4日初诊。
腹部胀满疼痛半年,屡治不验。胀满每于情志急躁时加重,旁及两胁。坐卧不宁、身热、口苦、目赤、小便短涩、大便正常、脉弦赉赉。刘老辨为肝郁化热,气机壅塞,三焦不利所致。拟化肝煎疏肝解郁,利气消胀。
青皮10g、陈皮10g、丹皮10g、白芍30g、土贝母10g、泽泻20g、栀子10g、茯苓30g、柴胡15g。
服五剂后,腹胀消失,小便自利。
[按语]大腹属脾,毗邻胃脘,故腹部胀满诸疾,每多从脾胃论治。或利脾家之壅塞,或泻胃家之燥实。然本案患者腹部胀痛连及两胁,脉现弦象,每于情绪激动急躁时加重,可见与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关系很大。《素问·大奇论》指出:“肝壅,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肝郁不得疏泄,则土气壅滞,三焦水道不利,故见腹胀,小溲不利。不仅如此,凡肝气郁则往往化火,反映在身热、口苦、目赤等症。治疗以疏肝解郁清热,通利三焦水道为主。化肝煎为其代表方剂,加柴胡、茯苓者,在于疏肝健脾,利水消胀,斡旋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