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功用概要: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止痛,助阳化气。本品为肉桂的嫩枝,体轻、色赤,有升无降。桂枝辛散温通,能振奋气血,透达营卫。可外行于表解散肌腠风寒,横走四肢温通经脉寒滞,且能散寒止痛,活血通络,故为风寒感冒、风湿痹痛以及胃寒腹痛、血寒经闭等症的常用要药。因其发汗作用和缓,凡感冒风寒不论有汗无汗皆可应用。尤对体虚感冒,上肢肩臂疼痛,或体虚新感风寒而引起的痹痛,最为相宜。桂枝通阳化气的作用,能增强化湿利水功能,所以亦常配合利水化湿药物以治痰饮,蓄水之症。
姜黄:活血通经,行气止痛。本品辛苦而温,辛温相合,能外散风寒,内行气血;苦温相合,能外胜寒湿,内破瘀血。故有活血通经,行气止痛,祛风疗痹之效。凡气滞血瘀而致的胸胁脘腹疼痛,肢体窜痛,时痛时止,经闭腹痛,以及跌打损伤瘀肿,产后恶露不尽少腹刺痛等,均可应用。以其辛散横行,长于行肢臂而能通利筋脉,用治风湿痹证,关节不利,肩臂酸痛,尤为常用之品。
一起配伍功效:
桂枝辛甘而温,气味俱轻,善于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可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姜黄辛苦而温,具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能“治风痹臂痛”。二药同用,相使配对,桂枝温通经脉有助于血液的流畅,从而加强姜黄的活血止痛之力;姜黄的破血行气又有利于桂枝通达阳气,温经散寒作用的发挥,共奏温经散寒、利血通脉之功。
主治:
1.风湿痹证。
2.气滞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
3.跌打损伤瘀阻肿痛。
参考用量:
桂枝:6~10克。姜黄:6~10克。
按语:
桂枝、姜黄伍用,主要用于诸身上下关节痹着疼痛等证。近年报道用治肩周炎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