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源(《辽宁省药品标准》)
药物组成:北沙参、石斛、白芍、麦门冬、川楝子、甘草。
功效主治:生津养胃,缓急止痛。治胃阴不足所致胃脘隐隐灼痛,烦闷不舒,似饥不欲食,口于,舌红少津或有裂纹,少苔或花剥,脉细数。或见训干舌燥,纳呆干呕,大便干结,手足心热。
方解:本方病机乃胃阴不足。方中主药沙参、麦门冬、石斛清热养阴,生津润燥;辅以白芍益阴合营,甘草补中缓急,二药合用缓急止痛,敛津养阴;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生津养胃,缓急止痛之功效。
药理研究:解热,抗炎,镇静,解痉,镇痛,抗过敏,抗溃疡,抗菌,抗病毒,促进溃疡愈合。
临床应用:常用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属胃阴不足者。现代制剂:冲剂,每袋10g;片剂,每片0.25g。
用量用法:口服,冲剂,每次1~2袋,一日2~3次。开水冲服;片剂,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使用注意:忌食辛辣、香燥食物。忌气恼、寒凉。因属甘凉濡润之剂,药后偶可见便溏,停药后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