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炒山药6克,山茱萸3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3~6克,杜仲6.克(姜制),肉桂3~6克,制附子3~9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慢性肾脏病后期出现氮质代谢物潴留和机体代谢异常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分为3期:①肾功能不全期早期,为代偿期。常无明显症状,一般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正常的50%以上。②肾功能不全期,除原发病表现外,可见轻度乏力、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到正常的20%~30%,有轻度的氮质血症。肾脏浓缩功能轻度减退。③尿毒症期,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到正常的20%以下,出现严重的氮质血症。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以及精神神经症状,晚期可见嗜睡、谵语、抽搐甚至昏迷;常有高血压、心力衰竭、严重贫血、出血倾向等,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慢性肾衰证属中医的“癃闭”、“关格”、“虚损”、“水肿”、“溺毒”等范畴。主要病机为脾阳亏虚,肾阳衰微,阳不化水,水浊逗留,浊邪壅塞三焦,气化功能不得升降。临床分型为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湿浊内阻型等。
根据《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1版,296:用右归饮加减治疗肾衰证属脾肾阳虚之关格证。偏肾阳虚者,见神疲腰酸,面色晓白而晦暗,四肢不温,足跟疼痛,浮肿以腰以下为甚,不思饮食,呕吐,尿少或无尿,舌淡苔白,脉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