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6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疲乏无力,厌油腻,上腹部饱胀不适,肝区疼痛,肝肿大、压痛及肝功能异常等。按病原学将其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及非甲非乙型肝炎;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有无黄疸临床上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两种。主要临床表现以乏力、纳呆、恶心、腹胀、肝肿大压痛或触痛,以及血清转氨酶活力增高为特征,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此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
本病属中医“黄疸”、“胁痛”、“癥瘕”等范畴。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感受湿热之邪,结于脾胃,熏蒸肝胆,逼使胆汁溢于肌肤所致;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为湿热困阻脾胃累及肝胆所致;慢性肝炎为湿热蕴阻,伤及肝脾肾,导致阴阳气血失调,气滞血瘀。临床上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阳黄和阴黄。无黄疸型肝炎分肝郁气滞型、湿热未尽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血瘀型等。根据《湖南中医杂志》,2003,19(1):13~14,吴水盛,张丽霞报道:用左归活血汤配合紫河车粉剂冲服治疗慢性肝炎低血象症35例,其中,基本治愈14例,占40%;有效18例,占51.1%;无效3例,占8.6%;总有效率为91.4%。处方:熟地15克,黄芪12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茯苓20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鹿角胶20克(烊化)。加减:湿热中阻,黄疸明显, ALT偏高者, 加田基黄15克, 大黄15克, 减熟地、黄芪;出血者,加白茅根15克,藕节15克;肝区疼痛不适者,加郁金10克, 延胡索10克; ALT降至正常, 但HBsAg、HBeAg持续阳性者,加桂枝10克,淫羊藿8克。水煎服,每日1剂。紫河车冲剂:紫河车、乌龟、地龙、五谷虫、五味子各等份,制成粉剂,每次15克冲服。30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