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配方组成剂量】川芎1.2克,槐花1.8克,陈皮1.8克,荆芥穗1.8克,熟地1.8克,白术1.8克,当归身3克,升麻3克。
【用法用量】上药为细末,每服9克,米饮汤调下,食前温服。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下气。
【主治】肠风、脏毒下血,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
【方论】本方为肠风、脏毒下血而设。方中槐花专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君药。升麻升阳举陷而止血;荆芥穗疏风并入血分而止血,共为臣药。下血日久,必伤气血,故以熟地、当归身滋阴养血;白术益气健脾,补已伤之阴血,且气旺则能摄血;陈皮理气化燥,川芎活血,防血止留瘀,共为佐药。诸药相合,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肠疏风,风热湿毒既清,便血自止,且方中配人扶正之品,使邪去而不伤正。
【医论】本方证是由风湿热毒或湿毒壅遏于肠胃血分所致的
脏毒下血。所谓脏毒下血是指内伤积久所致的便血、黑粪、柏油样便。是由于热邪灼伤血络,湿热下注,故见肛门出血诸症。张秉成言:“肠风者,下血新鲜,直出四射,皆由便前而来。或风客肠中,或火淫金燥,以致灼伤阴络,故血为之逼入肠中而疾出也。脏毒者,下血瘀晦,无论便前便后皆然。此皆由于湿热蕴结,或阴毒之气,久而酿成,以致守常之血,因留着之邪溃裂而出。”其中包括痔疾、肠癌在内,应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