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厚扩大、右心衰是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严重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临床除咳痰喘促加重外,还伴有气短、心悸、不能平卧、紫绀、下肢浮肿等右心功能受累的症状。
本病证属中医“痰饮”、“心悸”、“怔忡”、“喘证”、“咳嗽”、“水肿”等范畴。本病病情复杂,初病在肺,迁延日久,伤及心脾肾,故其病机为肺虚不固,脾虚饮结,肾虚不纳,心脉瘀阻。临床分型为:寒邪阻肺型、痰热壅肺型、脾肾阳虚型、肺肾气虚型、痰风内动型、心肾阳虚型等。
(1)根据《四川中医》,1986,(2):17,张发品等报道: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心病证属肺肾气虚外感风热型。处方:麻黄9克,黄芩9克,生石膏30克,贝母9克,竹沥水30克,金银花10克,地龙10克,瓜蒌15克,杏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90,(3):100,赵福英等报道: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证属痰热壅肺型。处方:炙麻黄5克,黄芩9克,生石膏20克,葶苈子9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鱼腥草30克,瓜蒌仁12克,杏仁9克,白芥子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82,(2):89,曾诚厚报道: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7例。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大黄、黄芩、金银花藤、桑白皮、葶苈子、桔梗。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23例(用必嗽平、氨茶碱、抗生素等),病程均为2周。结果:经统计,治疗组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增加尿量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4)根据《中医杂志》,1988,(6):34,潘智敏等报道: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91例,其中,显效43例,好转42例,无效或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93.4%。处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大黄、黄芩、鱼腥草、蚤休、野荞麦根、虎杖根等。加减:挟瘀者,加丹参、桃仁、赤芍、莪术等;挟湿者,加莱子、肉豆蔻、厚朴、姜半夏、陈皮等;兼水肿者,加泽兰、车前子、泽泻、平地木、地骷髅、茶树根等。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