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与归经】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外用药效】秦皮对大肠埃希菌有抑制作用;秦皮甲醇提取物有止汗作用;秦皮乙素有抗炎作用;秦皮醇-水提取物有抗氧化与清除自由基作用;秦皮乙素、秦皮甲素有抗肿瘤作用。
【现代临床外用】慢性结膜炎用秦皮滴眼液滴眼(主要成分秦皮、冰片),每小时1次,每次2滴,每天不少于10次,病情控制后改为每天6次。对于慢性结膜炎所致的目红、眼干涩、目痒、灼热及视疲劳等症状有起效快,疗效确切,作用持久,对角结膜无刺激等特点,减少了耐药性,降低了复发率,且无不良反应。
【古代临床外用】
1.《全展选编·皮肤病》载治牛皮癣:苦榴皮一至二两。加半面盆水煎,煎液洗患处,每天或隔2~3天洗一次。药液温热后仍可用,每次煎水可洗3次。洗至痊愈为止。
2.《近效方》载治赤眼及眼睛上疮:秦皮一大两。以清水一大升于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食久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点下碧汁,仰卧点所患眼中,仍先从大眦中满眼着,微痛不畏,量久三、五度饭间,即侧卧沥却热汁,每日十度以上着,不过两日瘥。忌酢、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