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檞蕨或中华檞蕨的根茎。前者主要产于湖北、浙江等地;后者主要产于陕西、甘肃等地。全年皆可采,以冬春季为主,洗净,切片,干燥。生用或砂烫用。
【处方用名】骨碎补、毛姜、猴姜。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归肝、肾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活血续伤,补肾强骨。主治跌打损伤,创伤,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痛等。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治疗斑秃,白癜风等。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阴虚火旺及无瘀血或血虚有火者不宜使用。若症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面白无华,乏力头晕,口舌生疮者当忌用。
2.骨碎补味苦能坚肾,温燥又可活血破血,如再加风药之温燥,常可伤及血液,故主张血虚诸证忌用,尤其不宜与风药配伍同用。血虚风燥,皮肤干痒,大便干结者,血虚不能养筋,拘急挛痛者,皆应忌用。
3.阳热炽盛者不宜使用,如外感风热,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者,或热入气分,壮热口渴脉洪大者,以及胃肠积热,大便干结不解者,皆应忌用,以免助热生变。
4.骨碎补温燥伤阴,故血虚风燥者忌用。
5.骨碎补有活血散瘀的作用,故血虚无瘀者慎用。
6.本品的严重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可表现为全身皮疹、瘙痒,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故过敏体质者忌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本草经疏》云:“不宜与风燥药同用。”《得配本草》谓:“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2.有服用大剂量本品造成急性中毒的报道,表现为口干、多语、心慌胸闷、恐惧感等,继而出现神志恍惚、胡言乱语等中毒症状。据此认为,本品临床不可大剂量使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10~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亦可浸酒搽患处。
【临证用药体会】历代本草著作皆无妊娠禁忌的记载,《中国药典》也没有妊娠不宜的记载。但《开宝本草》称其“主破血”,《中华临床中药学》说“又因其活血破血,故无血瘀者亦当慎用”。按破血恐伤胎元,或致流产之虞,我们建议孕妇以慎用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