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经验方。
【药物组成】
檀香零陵香白芷香排草姜黄玫瑰花甘松丁香木香麝香甘油冰片朱砂薄荷脑。
【功能】祛暑避秽,开窍止痛
【作用功效】用于夏季暑邪引起的头目眩晕,头痛鼻塞,恶心呕吐,晕车晕船。
【剂型规格】散剂,每盒装0.84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克;外用适量,吸入鼻孔。
【现代应用】本方为祛瘟解毒、通窍止痛之剂,临床用于暑秽瘟毒引起的头痛眩晕、呕吐恶心等。未病时,可用于预防,也可用于中暑晕车、晕船等。
临床报道:白芷2两,冰片2分,共研末,以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嘱均匀吸入。治疗牙痛20例,三叉神经痛2例,显效时间最短一分钟,最长10分钟;治疗头痛21例,有效20例;神经衰弱头痛17例,有效14例,在2~7分钟内显效。
【基础研究】方中檀香、丁香、木香、白芷,芳香避秽、行气止痛,配伍朱砂、冰片、薄荷冰,避秽解毒、通窍止痛。
药理实验结果显示,檀香含挥发油3%~5%,以檀香液给离体蛙心灌流,呈负性肌力作用,对由四逆汤、五加皮中毒所致心律不齐有拮抗作用。丁香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
姜黄索的抗氧化作用,姜黄索能显著对抗小鼠脑、心、肝、肾、脾匀浆液的过氧化作用,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其作用强度具剂量依赖性关系。
采用电刺激动脉血管所致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方法,并同步测定凝血功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丁香油及丁香水提物均对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原、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而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丁香油的作用强于丁香水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