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实脾散加减。
【药物组成】
人参白术(麸炒)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本香草豆蔻陈皮青皮(醋炙)六神曲(麸炒)谷芽(炒)山楂(炒)芡实(麸炒)薏苡仁(麸炒)当归枳壳(麸炒)。
【功能】健脾益气,和胃化滞。
【作用功效】脾胃虚弱,饮食不化,食滞内停,肚腹胀满,呕吐泄泻,面黄消瘦,疲倦乏力。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对于乳食内积,腹部胀实,吐泻酸臭,属实证者不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
【现代应用】本品用于一切因脾胃虚弱而致脾胃气虚及消化不良,泄泻等病症。如:消化不良形体消瘦,面色欠华,短气自汗,脘胀纳呆,便溏泄泻,唇淡,舌瘦或尖红,脉细数。
泄泻泄泻挟不消化食物,或食后不久即泻,肚腹胀大,不思饮食或虽能食而形体消瘦,舌淡苔薄,脉象虚弱。
咳嗽咳嗽痰多,痰色清稀或挟有泡沫,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或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西医诊断的厌食症、慢性肠炎等,属脾胃虚弱者。
【基础研究】本方为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成,是在大量健脾补气的药物中加六神曲、麦芽、山楂以消导宿食积滞;砂仁、陈皮开胃醒脾,黄连燥湿健胃,增进食欲。诸药配合既能健脾,又能消食,而以健脾益气为主。小儿脾常不足,或因喂养不当,或因饮食略增,容易停滞不化,即所谓“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对于积滞是由于脾虚不能消谷所致的患儿,治疗理当补消兼施,不能一味攻下。本方组成功能以健脾扶正为主,消积祛邪为辅,符合虚实兼顾,消补平行,治疗积滞因脾虚而致者,尤为合拍,能达到“养正而积自除”的效果。故本方适宜于治疗脾胃虚弱面有积滞者。
【注】《北京市药品标准》载此方无黄连,有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