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痛泻要方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天鱼 2019-08-19 19:57:33
养生之家导读:痛泻要方证主症: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仍腹痛。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痛泻要方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痛泻要方证

【渊源】 《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病机】土虚木乘,脾受肝制,运化失常。

【汤证脉症】

主症: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仍腹痛。

副症:不思饮食,或身乏无力。

舌脉: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汤证诊断要点】

1.具备主症。

2.主症合一项副症,加典型舌脉。

3.常发病于“肝旺”之人。疾病之轻重与情绪波动有密切关系。

【禁忌】

1.寒湿困脾之泄泻者禁用。

2.肠道湿热之泄泻者忌用。

3.食滞胃肠之泄泻者忌用。

4.脾气亏虚及肾阳亏虚之泄泻者忌用。

【汤证辨疑】

1.四逆散证:出自《伤寒论》。本方证与痛泻要方证皆有腹痛泄泻之表现。但前者系阳邪下陷所致,其泻有下重感且泄而腹痛不减,为其方证之副症,主症当属“四逆”;而后者则因土虚木乘,运化失常引起,有腹痛必泻、泻必腹痛、泻后觉舒之特点,无下重感及“四逆”症,痛泻为方证之主症。

2.保和丸证:出自《丹溪心法》。本方证与痛泻要方证皆见腹痛泄泻,泻必痛减。但前者以脘腹胀痛为主症,泄泻为副症,且有明显饮食不节史,其泻下物中有不消化之物,气臭如败卵,且嗳腐吞酸,厌食;后者以腹痛必泻、泻必腹痛、泻后稍舒为主症,有情绪不畅史,为土虚木乘所致。前者舌苔厚腻,脉滑;后者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3.理中丸证:出自《伤寒论》。本方证与痛泻要方证皆有腹痛泄泻见症。但前者系脾胃虚寒所致,除上述见症外,尚有呕吐,腹满,手足不温,其腹痛喜温喜按;后者则因土虚木乘引起,无吐、满、手足不温及腹冷痛之表现,却有腹痛必泻、泻必腹痛、泻后痛减之特点。前者脉沉迟,后者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4.藿香正气散证: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证与痛泻要方证均见腹痛泄泻。但前者因外感于寒,内伤于湿引起,除上述见症外,尚有胸闷呕恶,寒热头痛;后者则系上虚木乘,脾受肝制,运化失常所为,无呕恶胸闷及外感风寒史,有腹痛必泻、泻必腹痛、泻后觉舒但仍痛之特点。前者舌苔白腻,脉濡;后者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临床应用】本方为治痛泻的要方,现以土虚木乘、脾受肝制、运化失常为基本病机,以汤证诊断要点为依据,主要治疗以下疾病:

1.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及胃肠神经官能症,加葛根、山楂、五味子、茯苓。

2.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急性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加葛根、山楂、黄芩、金银花等,且银花需重剂使用。

3.慢性肝病伴急性腹泻者,加葛根、山楂、车前子、茯苓、苡仁、白扁豆。

4.甲亢而腹泻频作者,重用白芍,并加龙骨、牡蛎、夏枯草、黄芩。

5.溃疡性结肠炎。若泻下脓血,白多赤少者,加炮姜及小量金银花或黄连;赤多白少者,加大量银花炭,并易白芍为赤芍;后重者,加枳壳或木香。皆可以第三煎药汁合锡类散灌肠。

【汤方组成】白术(土炒)三两,白芍(炒)二两,陈皮(炒)一两半,防风二两。

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久泻者加炒升麻六钱。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眩晕配

中草药2021-04-29

痛泻要方加味2治疗溃疡

中草药2021-04-14

痛泻要方加减1治疗溃疡

中草药2021-04-14

痛泻要方能治疗妇科病吗

中草药2021-03-23

岳美中痛泻要方的配方组

中草药2021-03-16

方和谦慢性腹泻,疏肝健

中草药2021-03-13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