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人工熊胆粉的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admin 2019-08-16 21:19:04
养生之家导读:人工熊胆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等功效。那么,人工熊胆粉的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人工熊胆粉

人工熊胆(Artificial Xiong Dan) 即以优质天然熊胆为样本, 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对天然熊胆进行解剖研究,确定人工熊胆的成分和化学结构,通过人工合成制成的与天然熊胆有同等疗效的药品。

【处方用名】人工熊胆、熊胆粉、归真堂熊胆粉、尤思福。

【炮制加工】(1)通过工业化生产,人工合成熊去氧胆酸。人工熊胆含有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各种胆汁酸、胆固醇和胆红素。人工熊胆,其纯度达到35%~40%,远远高于天然的23%。(2)体外培育熊胆粉。将基于生物技术及前期熊与禽畜肠道代谢中差异微生物的发现,通过双酶联用循环转化,获得生物转化熊胆粉(化学等值、生物等效天然熊胆粉)。(3)人工引流熊胆为从活体熊的胆囊中用手术方法引出胆汁,经低温干燥后得到的胆汁干燥品。

【功效及用法用量】性寒、味苦回甜、气清香味微腥。属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等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暑湿泻痢,热病惊痫,目赤翳障,喉痹,鼻蚀,疔疮,痔漏,疳疾,蛔虫,多种出血。《本草纲目》称,熊胆有退热清心、平肝明目等功能,是药食两用的佳品。人工熊胆有清毒、降火,清肝、明目、抗菌、消炎、抗过敏、镇咳、祛痰、利胆、抗癌、降血压、解痉等功能,主要用于保肝、利胆,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角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痔疮、皮肤病、癫痫等,也用缓解胃肠疼痛等。

人工熊胆与天然熊胆,两者可以1比1等量替代。

常用剂量:内服,入丸、散,0.15~0.3g。外用:研末调敷或点眼。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

1.熊胆胶囊,熊胆粉单独装胶囊,口服,一次2~3粒(每粒0.25g),一日3次。可清热,平肝,明目。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熊去氧胆酸胶囊、软胶囊等剂型的进口药品,主治胆囊、胆固醇结石。3.孙思邈经验:治五痔十年不y,涂熊胆,取瘥止。(《千金要方》)4.王焘经验:治蛔心痛,熊胆3g,和水服。(《外台秘要》)5.李范美经验:以5g熊胆粉兑1000mL白酒,饭前饮用1~2杯,不仅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对一般药物无法克制的老年病也有独特效果。6.产后,取熊胆粉10~15g,溶于黄酒或白酒服用20~30d,可以恢复体力,防治产后风等。

7.用10g熊胆粉兑500~1000mL白酒,每日早餐前服用20~30mL,睡前服用20~50mL药酒。用此法,分春秋两季,一年服用熊胆粉20~30g,坚持就可根治关节炎、产后疾病、胃炎、肠炎等病症。也可防止肝炎、胆囊炎、角膜炎、初期白内障等眼科疾病。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

1.治胆结石经验:郁金30g,熊胆、明矾、火硝各5g,研细,冲服。治肝胆湿热长期郁结,形成胆结石。(《中国中医秘方大全》)2.宋代医家经验:熊胆丸,熊胆(研)6g,胡黄连(末)6g,使君子(麸炮,为末)7个,天仙子(麸炒)7个,青黛(研)3g,寒食面9g,麝香(研)0.3g,细墨(烧,淬)1.5g。上药同研令匀,用白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5~7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治壮热昏愦,吐呕痰涎,颊赤面黄,鼻干目涩,有时盗汗,或即虚惊,荏苒不除,乳食不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治小儿惊痫抽搐:熊胆6g,和乳汁及竹沥服。(《食疗本草》)。

【注意事项】

1.熊胆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不止含有胆汁酸、胆色素等主要成分,也含有熊经肝脏代谢排出的废物,其中可能会含有有害物质。不止如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熊胆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上下波动,同样量的熊胆,不能保证含有同样多的有效成分,因此疗效也不确定。相比之下,合成品不止杂质少,有效成分含量确定,而且也更便宜易得。中成药有123个品种需要熊胆做原料,有183个企业需要用熊胆粉作药引,均可以用人工熊胆。

2.中华国医医药协会香港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包括:常春藤、蒲公英、菊花、鼠尾草、大黄等。如清热解毒,野菊花、黄连、黄芩、金银花的功效比熊胆好;而熊胆清肝明目的功效,也逊色于龙胆草、栀子。这些草药作为熊胆替代品,既便宜又有效。

3.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妇慎用。少数病人服用人工熊胆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胃肠道刺激症状。对熊胆粉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