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麻黄升麻汤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三叶 2019-08-12 09:12:10
养生之家导读:中药汤剂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那么麻黄升麻汤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麻黄7.5g升麻当归各4g知母黄芩葳蕤(玉竹)各2g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炙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各1g上14味,以水2000ml,先煮麻黄去沫,再下诸药,煮取600ml,去泽,分温3服。

【功效】解表散郁,清上温下,滋阴养血。

【主治】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无汗,手足厥逆,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

【临证加减】

1.本方加厚朴、浮小麦、附子、夜交藤、元参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本方干姜易炮姜炭、天冬易麦冬治久泻。

3.本方与异功生脉散合服治咳吐脓血。

4.本方加金银花、板蓝根治猩红热。

5.张仲景用麻黄八法:张仲景《寒杂病论》中麻黄配伍方法非常精妙,兹作归纳如下。

(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麻黄辛温气厚,开腠理发汗,善解卫气之郁;桂枝辛温气薄,解肌和营,能透营分之邪;二者合用,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可使汗从玄府出,邪随汗外出。凡风寒外束,表实无汗者,用之最宜,方如麻黄汤。

(2)麻黄配杏仁,宣肺平喘:麻黄为肺经专药,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杏仁归肺与大肠经,有苦泄降气,肃肺平喘之功;二者相配,使宣降有度,治节有常,共奏宣肺平喘之功,是临床治疗咳喘证的常用药物,方如麻杏石甘汤。

(3)麻黄配石膏,清肺泄邪: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散风寒表邪,人太阳经;石膏甘寒,清热泻火,人肺胃经。麻黄配石膏一是增大麻黄用量,并配生姜,意在发泄肌表水邪,与石膏同用,能清肺泄水,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方如越婢汤;二是重用石膏,量数倍于麻黄,相制为用,能宣肺而泄邪热,取“火郁发之”之意,使宜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以清肺泄热,主治风寒人里化热者,方如麻杏石甘汤。

(4)麻黄配附子,助阳解表: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散风除寒;附子辛热,温经散寒,温壮肾阳。麻黄配附子,温阳解表,且不伤阳气;散中有补,助阳发汗,而无过汗亡阳之虑。实为治疗阳虚感冒之大法,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均以麻黄、附子为主药。

(5)麻黄配升麻,发越郁阳:伤寒误下,正伤而邪隐,肺热而脾寒,不但虚实混杂,而且寒热错杂,甚为难治。所以张仲景制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取麻黄为君发汗,复用升麻,使错杂之邪随汗而解。

(6)麻黄配白术,发汗除湿:张仲景制麻黄娜术汤,治疗“湿家身烦疼”,用麻黄发汗解表,散寒除湿,但除湿不宜过汗,故配白术,既健脾除湿,又固表止汗,虽发汗面不致过汗,除湿而不留余邪,使患者微微似汗而风湿之邪俱去。

(7)麻黄配连翘、赤小豆,发汗退黄:伤寒表未解,湿热无去路,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此是阳黄兼表证,治以单纯清利或解表,均非所宜。张仲景创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麻黄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翘、赤小豆苦寒清热,除湿退黄。用麻黄宣发,使黄从汗泄,湿热有去路。《金匮要略编注》谓:“用此(麻黄)一味煮酒,使其彻上彻下,行阳开腠,而驱营分之邪,则黄从表解矣”。

(8)麻黄配射干、半夏,除痰蠲饮:麻黄宣肺平喘,射干祛痰降逆,二者相伍,既宜发肺气,又兼降浊气;麻黄能宜发阳气,半夏能蠲饮化水,二者同用,既能温阳,又能化饮。故张仲景制射干麻黄汤治痰饮伏肺,创半夏麻黄丸疗水气凌心;二者均用麻黄,为取其辛温,能宣能散之性,配射干、半夏,温散而不耗气,祛邪而不伤正,共奏除痰蠲饮之功。[山西中医,1997,(6):48]

6.本方去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芍药、天冬、桂枝、茯苓、白术、干姜,加白薇、青木香、葛根、杏仁、川芎、独活。治风温自汗重,冬温发热咳嗽,“为冬温咳嗽咽干痰结发热自利之专药,”名千金葳蕤汤。[千金方]

7.本方去升麻、知母、葳蕤、天冬、桂枝、茯苓、白术、干姜,加防风、荆芥、连翘、薄荷、川芎、黑山栀、大黄、石膏、芒硝、桔梗、滑石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口干,晒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名防风通圣散。[宜明论]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麻黄升麻汤原方组成、医

中草药2019-08-29

麻黄升麻汤原文用法用量

中草药2019-08-16

麻黄升麻汤经典医案、方

中草药2019-08-09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证方证

中草药2019-08-09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方原文

中草药2019-08-01

麻黄升麻汤加味治疗支气

中草药2019-03-12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