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三叶 2019-08-08 23:00:50
养生之家导读:《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那么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诠释】风寒湿三气杂之合而为痹。寒主收引,寒重为疼痹;风性游动为行痹;湿盛重着为着痹。痹者,气血不通,经脉不利,故骨节疼烦,掣痛而手不可近,拘急挛痛而不可屈伸,触摸则痛剧。风伤卫表则汗出,寒伤卫阳则恶寒,湿阻于里则小便不利,湿渍肌腠则身发微肿,服甘草附子汤,温经助阳,祛风止痛。

【治法】温化寒湿,祛风止痛。

【方药组成】甘草2两(炙),白术2两,附子2枚(炮,去皮,破8片).桂枝4两(去皮)。

【服法与禁忌】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而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经方方论】方中附子温经散寒止痹痛,通行十二经,逐经遂中之寒气以煦经脉,桂枝辛温,通阳达表,止骨节疼痛,两药相合,温经止痛效佳。白术配附子温健脾阳,渗湿消肿,以祛寒湿,甘草与附子相配,助阳通脉,益气散寒,实表阳,止汗出,诸药合用,共驱风、寒、湿三气之痹。

【经方新用】

(1)甘草附子汤加黄芪30克,车前子30克(布包),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带下,下肢浮肿。

(2)甘草附子汤加大黄9克,黄芪30克,地龙18克,川芎12克,益母草40克,治疗慢性肾炎肾病期。

(3)甘草附子汤加防己9克,五加皮10克,稀莶草30克,独活12克,老鹳草30克.治疗风寒痹痛。

(4)甘草附子汤配干姜12克,蜀椒10克,木香12克,党参15克,治疗胃寒冷痛,舌淡脉沉紧。

【医案举例】

例1钱氏,女,52岁。足胫跗肿,面浮肢胀,一月二三度发,周身沉重,行动不便,气短疲惫,腰酸乏力,劳力过甚则肿胀明显。尿检:正常。刻诊:眼睑浮肿,手胀肢麻,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虚缓无力。西医诊断:妇女特发性浮肿。辨证: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治法:甘草附子汤加黄芪30克,茯苓30克,猪苓20克,车前子30克(布包),泽兰叶30克,5剂愈。

例2李某,男,32岁。患慢性肾炎多年,尿蛋白持续(+十),少量红细胞,屡因感冒而复作。近期浮肿甚,尿少,头晕呕恶,面呈贫血貌,心悸气短,汗出肢冷,唇舌色黯,舌胖淡黯少苔,脉沉弦,浮取虚软,此肾病综合征。证属肾阳虚衰,毒潴血瘀。治法:温肾活血,通便排毒。方投甘草附子汤加大黄15克,黄芪30克,水蛭10克,川芎12克,地龙20克,益母草40克,月余转安。

【按语】痹者,闭也,不通之义。风寒湿三气,侵袭肌腠经络,流注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关节肌肤麻木掣痛。仲景创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三方。由于药物配伍不同使用重点有所区别,如风湿浸肌而偏于表者,宜桂枝附子汤,风湿成痹而偏于里湿盛者,宜去桂加白术汤,寒湿伤阳而关节疼重者,宜甘草附子汤。由于风湿顽疾,症候表现较为复杂,在依仲景方的基础上,药物稍加变化,据证剂量略作改动,效果更佳。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芍药甘草附子汤原方组成

中草药2019-08-29

甘草附子汤原方组成、医

中草药2019-08-29

甘草附子汤原文用法用量

中草药2019-08-15

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化裁

中草药2019-08-12

甘草附子汤加减化裁_临

中草药2019-08-12

芍药甘草附子汤经典医案

中草药2019-08-0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